《风物》第二季创作座谈会暨风物盛典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5-01-08 07:36:27 来源: sp20250108

  3月1日,由《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主办的《风物》第二季创作座谈会暨风物盛典活动在京举办。

活动现场。

  《风物》第二季总导演吴敬介绍,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档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点纪录片,《风物》力图用独具特色的精美镜头、贯穿古今的风物故事、地跨南北的格局视角,展现中国大地独具特色的风物特产。近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的《风物》第二季节目,通过挖掘稻米、菌菇、海参、棉花、羊肉、葡萄和茶叶七种最具代表性的时令特产,展现其深层的文化逻辑、历史根脉和生活智慧,描摹出一幅幅鲜活的“中国风物版图”,打造了一部影像版的“国家风物画卷”。

  《风物》第二季监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节目部副主任那尔苏在发言中说,作为总台出品的纪录片,我们努力做到立意深远,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风物》节目既不同于以往的风光纪录片、也不同于其他的美食类纪录片,而是以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为经线,以时代风貌为纬线,在经纬的交错之间,把历史与当代结合,把文化与现实结合,成为了《风物》独特的底色。

  《风物》第二季融媒项目负责人王世强透露,《风物》第二季无论是内容质量,还是数据表现,观众口碑、排名和收视率均获得不俗的成绩。表现在大屏电视端,收视率数据保守估计达到15亿,相较《风物》第一季取得了数倍的增长。在网络端《风物》第二季取得逾八亿的流量传播,仅抖音平台的《风物》相关话题数据,原生话题#纪录片风物达到了2.3亿流量;商业话题#揽境陪你探享风物达到了1.8亿+流量。

  前国家文旅部科教司司长、全国旅游标准委员会主任孙若风在座谈会上提到,地方物产和旅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风物,是家乡的味道,风物可以成为城市品牌的形象,比如春节期间火爆的哈尔滨冰雪经济中,各地游客和在地主人,分别被冠以小土豆、小沙糖橘、小冻梨这类地方风物作为标志性符号。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卜希霆在发言中说,《风物》体现出影像表达中对生态发展的体察与认知,创作者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予了温情的人文关怀,在自然与人文生态中探寻不寻常的文化意蕴,传递出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双重要义。《风物》节目以生态物产为核心,将文化、旅游、地域等多个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这种创意营造不仅让观众在欣赏美景、品味美食的同时,深入了解了各地的文化底蕴,还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生态物产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表示,因信息技术与交通等外部因素快速发展,“风物”的特征在当下的时代正变得日渐模糊,我们应从多方面出发保护在地文化、持续有效传承中国风物:一是要加强地方风物文化性溯源,二是要推动地方风物商业化运营,三是加强地方风物国际化推广。

  活动现场,四川熊猫谷农场创始人张玉波和云南风羽慢城农庄创始人陈代章两位“风物创业者”,通过现场视频连线方式讲述了他们如何借助当地特色风物,创新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他们中的一位是生态学博士,把论文写到了中华大地上,到乡村扎根创业;另一位是金融高管辞职创业,分别用梦想诠释了新时期新农人对土地的热爱。

  来自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以及十多家媒体的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参加了《风物》第二季创作座谈会暨风物盛典活动。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