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5:41:00 来源: sp20241205
在重庆江北区,去夜校学习成为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在观音桥青年夜校,“潮音乐、潮非遗、潮手工”等形式多样的课程,3个月内累计吸引超200人;在合作村夜校,摄影、戏剧、书法等27门课程每小时收费50元,同样在年轻人中火速出圈。
时代在变,但通过学习提升自我的追求没有变。过去上夜校,为的是学习文化、获得文凭。现在上夜校,更多是为了培养兴趣、丰富生活。“走,去上课”,去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喜欢的,让业余生活更有质感,这是如今许多人上夜校的追求。
丰富多彩的课程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契合,是夜校拥有独特魅力的原因所在。从南川区的“七点半青春夜校”,到丰都县的“巾帼夜校”;从文化馆、社工服务中心等承办的夜校,到企业或个人主办的夜校……在重庆,夜校数量增多、形式多样,为市民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放眼全国,从沿海到内陆,各地夜校都呈现出与时俱进、经济实惠、类型多元等共同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夜校受到人们喜爱,反映了大家对文化生活的真切向往,也让人感受到城市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
必须看到,夜校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比如,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招生数量规模较小等。夜校走红一时容易,要想走得更远,还需要相关部门、单位或企业做好规划,凝聚专业机构、“民间高手”等各方合力,并完善相关制度,强化行业监管。
重庆的合作村夜校校长说,“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插花、作画、吟诗……夜校的课堂上,流淌着城市的文化气息。期待夜校越办越好,用艺术和知识的光照亮夜幕,更期待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持续增加,让文化成为城市的底色。
(摘编自《重庆日报》,原题为《读懂这一届年轻人的夜校》)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3日 11 版)
(责编:杨光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