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6:37:33 来源: sp20241224
新年首个交易日,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受到关注。
根据人民银行官网,1月2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13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与此前持平。因当日有1006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净回笼8690亿元。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人民银行节后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资金净回笼,符合以往人民银行操作惯例,主要是人民银行灵活操作,合理回收短期“过剩”资金,而2024年一季度降准降息的概率较大。
万亿元资金到期
平稳跨过元旦假期,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如期而至。对比人民银行此前披露的数据,近期人民银行逆回购操作规模连续保持在千亿元水平上方,但逐步呈现递减趋势,1月2日操作量较节前有明显回落。
围绕元旦假期,人民银行在节前重启14天期逆回购,叠加7天期逆回购,以长短结合的方式向市场投放资金,操作规模同步扩大。具体来看,在2023年的最后一周(2023年12月25日—29日),人民银行累计向市场投入19290亿元资金,其中2023年12月25日资金量最大为4710亿元,包括3810亿元7天期逆回购以及9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
随着节后资金回流,市场到期资金量较大。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Wind数据显示,本周(2024年1月2日—5日)共有26640亿元7天和14天期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二(1月2日)到期量10060亿元,周三至周五则分别有5720亿元、6000亿元、4860亿元逆回购到期。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人民银行节后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资金净回笼,符合以往人民银行操作惯例,主要是人民银行灵活操作,合理回收短期“过剩”资金,以平稳资金面,避免过度宽松流动性引发潜在机构非理性加杠杆行为。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同样提到,人民银行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8690亿元,意在收回短期过剩流动性,属于常规性操作,有例可循。
资金面短期宽松
元旦节前后市场流动性的变化,也带动了资金面变化。1月2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下行。其中,隔夜Shibor报1.5860%,下跌16个基点;7天Shibor报1.7860%,下跌8.10个基点;14天Shibor报2.0780%,大幅下行87.10个基点。
另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行至1.7640%,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下降至2.740%。
周茂华表示,节后资金面宽松表现,主要是跨年节日效应淡出,随着假期结束市场本身资金需求有所下降,同时节前人民银行加大逆回购操作呵护资金面,关键时点过后机构拆出资金意愿上升,导致短期资金面转趋宽松。
杨海平同样提到,隔夜Shibor、7天Shibor、14天Shibor同时下行,反映节后资金面短期过剩。人民银行在节前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重要时间节点过后,金融机构融出资金的意愿随之上升,这是资金面短期过剩的成因。
此外,广发证券固收团队提示,本周内资金面关注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12月是财政支出大月,月末财政支出支撑1月上旬资金面转松;二是全周逆回购到期26640亿元;三是政府债周度净缴款(发行缴款剔除到期)降至-12亿元,前一周为1684亿元,对资金面不造成干扰。
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刚刚过去的2023年间,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充分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于2024年的货币政策表现,市场也有了更多期待。
就在2023年12月27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四季度例会。会议认为,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良性循环。
同时,会议指出,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谈及后续公开市场的表现,周茂华指出,接下来资金面仍将存在一定波动,主要是年初重要节日,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宽信用、政府债券发行等方面影响叠加,可能继续对短期资金面构成扰动。但整体资金面有望继续保持平稳,主要是受偏积极宏观政策影响以及人民银行灵活调控,通过丰富的工具箱应对短期流动性波动。
杨海平表示,当前市场普遍认为一季度降准降息的概率较大,人民银行节后在公开市场方面的操作并不会改变这一判断。究其原因,杨海平解释道,一季度公开市场面临资金集中到期高峰,叠加近期披露的物价数据,降准降息均仍有必要。同时,近期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再次调整存款利率,也为降息准备了空间。
“另外从信贷投放的角度来看,一季度是信贷投放旺季,商业银行规划信贷投放,需要中长期的、可配置的自有资金,很难用中期借贷便利(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来代替,从稳增长、扩内需角度考虑,一季度仍有必要降准降息。”杨海平补充道。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