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7:12:31 来源: sp20241205
□姜媚
这个冬天,年轻人重新爱上了围炉煮茶。
炭炉火光,茶烟袅袅,循着时间的轨迹,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也有这样的围炉畅谈。
1921年1月1日,一场大雪封住了长沙城,潮宗街文化书社里热气腾腾,一个“学生社团”召开了新年大会,讨论社团今后的走向,即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和目的。
28岁的毛泽东是大会的牵头人,他在发言中比较了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方法,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何叔衡等12人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并表示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实际上,就毛泽东个人来说,这条信仰之路的最早一块基石,是在《湘江评论》 中奠定的。
湘江爆款横空出世
1919年4月6日,毛泽东回到长沙,成为修业学校的一名历史老师,工资不太高,但能让他“更加直接地投身到政治中去”。
半年的北漂生活,让毛泽东眼界大开,许多新思想新见闻充斥于胸,只待摩拳擦掌。
一个月后,五四运动爆发,震动全国各地。
身处湖南的毛泽东积极响应,他与何叔衡等人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学生总罢课和游行活动,与当时主政湖南的皖系军阀张敬尧发生激烈冲突。
毛泽东感受到急需一份报刊发出自己的声音。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如一声惊雷,给湘江两岸带去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想浪潮。
这是份四开四版的小型报纸,主要以评论为主,采用全白话文写作。
发行的一个多月期间,《湘江评论》共刊发86篇文章,毛泽东一人便供稿40篇。这些文章紧跟时事热点,有愤然要求北洋军阀释放陈独秀的营救通讯,有讽刺揭露巴黎和会分赃内幕的辛辣锐评,也有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呼号长文。他的时评文字,犹如一把尖刀,尖锐地刺向那些陈旧的、充满腐烂气息的封建传统。他的声音是呐喊、是怒吼,更是思想,令人心潮澎湃。
《湘江评论》像一缕独特的思想曙光,照亮了被时代黑幕遮蔽的湖南。
26岁的毛泽东,尽管办报艰辛,经济窘困,但他的思想进入了极其活跃的狂飙突进时期。
思想的“大杂烩”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演变之迅速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新思潮流星赶月似的变化,即便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也难以适应。各种思想搅和在一起,此一时彼一时,成为了世纪的社会思想特征。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这时他的思想“成为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
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毛泽东读了一些关于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这种影响,也影响了《湘江评论》。
就像《民众的大联合》,虽然文中热情讴歌了俄国十月革命:“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却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却并不认同,甚至认为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思想比马克思的思想“更广、更深远”。即在进行民众大联合时,选择“忠告运动”“呼声革命”“无血革命”,而不是“行那没效果的‘炸弹革命’‘有血革命’”。
但这种思想上的矛盾表明,尽管毛泽东当时选择的是无政府主义方式,但俄国式暴力革命已经在他心中撒下种子。
一切的现在都在孕育着未来,此刻,在《湘江评论》上挥斥方遒的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就差“临门一脚”。
走向马克思主义
爆红的《湘江评论》被张敬尧视为眼中钉,他借口“怪人怪论”“大逆不道”企图重新堵上这扇思想上的“洞庭闸”。
《湘江评论》被查封后,毛泽东还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温和改良的法子,搞新村试验、发起“驱张运动”、发起“湖南自治运动”。梨子吃得够多,但梨子的滋味却不如想象中美好。
面对无情的事实打击,毛泽东跟朋友说:“我的生活实在太劳了。”随即,毛泽东提着简单的行李去到萍乡。
1920年11月25日晚上,萍乡,冷雨淅淅沥沥,毛泽东夜不能寐。太多想法如鲠在喉,太多思考不吐不快。于是他披衣起床,将带来的新民学会会员的来信拿出来重新阅读,并一连写了8封回信。是给友人的回信,也是对自我思想的厘清和说服。
在回信中,他提出了“另辟道路”“另造环境”“旗子立起”一法。
山穷水尽,诸路不通,毛泽东抛弃了对社会改良道路的最后一丝幻想,转而坚定地走上俄国式暴力革命道路,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并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革命的实际中。
这不仅仅是个体的抉择,就像毛泽东所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实现救中国的理想,并教给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搭建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殿堂。
百多年来的实践证实了这座殿堂的先进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从实践的打磨中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把“钥匙”的正确使用方法。新时代,我们更应该让这把“钥匙”常用常新。
(红网时刻)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