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河北遵化:走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4-12-30 07:49:14 来源: sp2024123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看当地乡村组织振兴结出的累累硕果。

  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织,乡村美与产业兴共促,擦亮了遵化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遵化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位于京、津、唐、承、秦腹地,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是中国板栗之乡、中国香菇之乡,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市)、河北省森林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深切关怀、寄予厚望,2010年、2016年两次亲临唐山视察,作出“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要求“使这座英雄城市再创辉煌”。近年来,唐山市遵化市牢记嘱托,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农文旅资源,聚焦推动转型升级,以“党建引领+富民产业+生态旅游”为支点,撬动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传承光荣传统,让红色村焕发生命力

  “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遵化市新店子镇沙石峪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顽强意志,开石填涧、担土造田,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创造出的农业生产奇迹。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来到沙石峪视察,赞誉沙石峪人为“当代活愚公”。此后的十年间,沙石峪村成了享誉全国、闻名世界的“明星村”,累计接待了167个国家包括40个国家元首在内的1万多名国际友人。

  万里继续走,千担永远挑。新一代沙石峪人接过“当代活愚公”的接力棒,努力在曾经创造农业生产奇迹的青石板上续写农村发展篇章。为最大限度利用好资源禀赋,经过外出观摩学习和深入调研论证,村党支部提出了“两红一绿”发展理念,即发展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绿色生态,并组织制定了《沙石峪村村庄规划》《沙石峪村乡村振兴规划》《沙石峪村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探索以“红”扶“绿”、以“绿”推“红”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些年,在各级党委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沙石峪村深入挖掘总结红色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并建设了1900多平方米的陈列馆和文化广场,对大口井、中阿友谊树、万国田、愚公洞等历史见证进行修缮,绘制“青石板上的红色记忆”文化墙,设置主题宣传标识等等,一个高标准红色教育基地逐渐呈现出来。众多党员干部群众为了追寻红色足迹,或集体组织,或自发前往,纷纷到沙石峪村打卡红色教学点,了解沙石峪村的光辉历史,感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为了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沙石峪村党支部又把目光聚焦到农业增效上,几经艰难探索,利用特有的自然条件,带领村民在青石板上成功架起了葡萄秧。通过“支部+农户”“支部+合作社”等多种模式,大力推广葡萄规模化栽植、集约化管理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