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0:37:56 来源: sp20250102
【光明时评】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13个部门发布《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报告指出,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噪声污染治理新模式,不断强化源头防控,推广低噪声产品设备,2023年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全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和夜间手工监测达标率同比稳中有升。当前,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问题,回应百姓关切。
经济社会越是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越是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就越高。噪声污染问题愈加受到重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披露的数据看,去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的投诉举报中,噪声扰民问题位列各环境污染要素首位;同时,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比上年增加120.3万件。可见,防治噪声污染呼声很高。对于各地各部门来说,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保护人民群众声环境权益,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要求我们拿出动真碰硬的魄力,将防治噪声污染当成民生大事来抓。在生态环境部牵头抓总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压实管理责任。《“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系统谋划了“十四五”期间噪声污染防治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明确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四类噪声政府管理职能分工加快推进,噪声污染防治的责任更加明晰,要求更加具体,力度进一步加大,这将有助于提高治理效能。
防治噪声污染是一场硬仗,能不能管得住、管得好,考验地方政府的管理智慧,考验噪声污染的治理能力。防治噪声污染是有利民生的好事,但具体到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一个群体和个人,“怎么治”不是简单三两句话就能解决的。比如,地方发展经济免不了要开工项目,企业寻求利润不可能不控制成本,市民休闲娱乐总图个酣畅淋漓,防治噪声污染的成本如何分摊,各方权益的结合点如何平衡,需要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加强协调,寻求以科学的标准制定来划定制度红线,以技术创新来形成常态化精细化监测,以多方协商来找到解决路径。同时,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开展重点督办,增强防治工作的刚性约束。据介绍,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3800多个自动监测站点,“十四五”末将实现工业噪声排污许可全覆盖,这些利好信息给人信心,令人振奋。
防治噪声污染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合力。某种程度上讲,防治噪声污染需要有关部门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也需要相关企业提高一定的经营成本,需要部分市民群众加强自身行为约束,这很可能给方方面面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感”,但防治噪声污染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相信这项工作推进得越早、推进的程度越深,越能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从开展宁静小区建设试点,到实施“绿色护考”行动,再到设置高铁静音车厢,种种创新措施由点及面,正在带动全社会共同营造、共同呵护、共同享受宁静环境。这也充分说明,防治噪声污染有着强烈的社会共识,一定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
(作者:济兼,系媒体评论员)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