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4:49:44 来源: sp20241223
塞北冬景,半山松柏,长河落日,红了满山的雪。这样独特的东北景观,随着2024年初哈尔滨旅游的爆火,成了家喻户晓的旅游目的地。
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瑶族、彝族、藏族等民族,齐聚在这片黑土地上,形成了各民族在哈尔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梦幻联动。
真诚与用心永远不会过期
为了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哈尔滨倾尽全力“整活儿”,前有冻梨切片摆盘,后有人造月亮热气球升天,有网友调侃,“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回顾2023年,上半年有“淄”有味,下半年“滨”至如归。无论是淄博烧烤的烟火气,还是哈尔滨冰天雪地间透出的热情人气,这些城市的出圈路径,除了推波助澜的宣传,更是因地制宜精准定位的旅游文化打造,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的双重达标,以及精准的消费者需求追踪。
要想火出圈,没有“作业”可抄,也不能走捷径。大美哈尔滨,最美的不是冰雕,不是索菲亚大教堂穹顶的白鸽,不是中央大街上喧嚷的霓虹万千,而是哈尔滨人民在极寒之地用赤诚温暖全世界人民的心。
也许,老面包会过期,冻梨会过期,连冬天也会“过期”,但在文旅这件事上,真诚与用心永远不会过期。
▲索菲亚教堂上空升起人工“满月”。(图片来源: 中新网 张育心 摄)
▲“尔滨”在索菲亚教堂等处,建了多个温暖驿站,为游客提供室温在人体舒适范围内的25℃左右的温暖。(图片来源: 中新网 )
更令人意想不到是,在打造“顶流”哈尔滨的这件事上,不仅带来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传统工业城市的新探索,更呈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民族互鉴共生的和谐之态。哈尔滨的大“热”,不仅热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热了一方水土与一方风情;更热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的歌声在哈尔滨唱响。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白鹿仙子”和鄂伦春族非遗传承人一亮相哈尔滨中央大街,就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白鹿仙子”与游客互动送祝福,非遗传承人演唱《鄂伦春族小调》、演奏鄂伦春族口弦琴,并用鄂伦春语问候大家“新年好”,让广大游客体验了一次独特的鄂伦春文化魅力。
与此同时,来自同江的赫哲族模特身穿传统服饰与来自四川藏、羌、彝族的帅哥美女们,在2024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T台上大秀民族风。在来自白桦林的鼓声和歌声中,汇聚哈尔滨的各民族模特,在时尚前沿展示了文化风俗和优美的民族服饰。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黑龙江省饶河县赫哲族群众从乌苏里江畔来到人气爆棚的冰城哈尔滨,向“南方小金豆”展示渔猎文化。他们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和冰雪大世界载歌载舞,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推介乌苏里江鱼和东北黑蜂蜂蜜等家乡特产。
在东北如火的热情感染下,南方各族群众也加入这场民族大联欢,展现各自的文化艺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同胞携国家级非遗黄泥鼓舞亮相中央大街,四川大凉山彝族的小姐姐们盛装“炸街”哈尔滨。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1名孩子来到黑龙江研学,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小砂糖橘”勇闯东北,而广西方面也热情地将自家特产砂糖橘、沃柑等水果免费送给哈尔滨市民品尝,带动了各地物产的互通传递。
当东南西北在此相遇,各民族交流在“冰城”哈尔滨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乐章被齐声唱响。
在这次哈尔滨“热”中,很多游客走上中央大街,自觉扛起了为东北经济发展助力的时代使命。中华民族文化的展示,在“尔滨”出圈中起到助推作用,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旅游体验,更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冰山雪山就是金山银山”
哈尔滨地处东北地区,受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种类丰富,且在松花江和牡丹江两条水系的浸润下,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
随着哈尔滨的“出圈”,东北的冰山雪山也成为了金山银山。冰雪大世界、滑雪运动、雪乡体验等冰雪产业的打造,在综合性呈现、鲜活性表达和黏合性互动的发展导向中,引领哈尔滨产业经济向新领域转型,使得冰雪资源成为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冰雪“冷”资源为旅游“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在哈尔滨,辽宁沈阳、新疆阿勒泰、新疆阜康天山、山西朔州等地,都凭借因地制宜的冰雪资源,为游客奉上一场场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盛宴。
随着哈尔滨的大火,各地掀起了一波各具地方特色的“吸粉”风潮。哈尔滨文旅局局长在冰雪大世界C位热舞,大展身手,嗨翻全场。网友们纷纷评论留言:“我们山西文旅局长一口气能炫三斤醋”、“我们重庆文旅局长能喝火锅底料”、“我们山东文旅局长可以十分钟就爬上泰山顶”,彰显了一个个城市主人翁“有朋自远方来”的诚意邀请,也凝聚了各行各业上下一心为家乡“出战”的赤诚之心。
在行走中读懂中国
哈尔滨旅游业发展中所迸发的民族大联欢盛况,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下,哈尔滨城市历史以及地方传统文化创新合力共融下的产物。
▲游客在哈尔滨音乐公园网红大雪人前“打卡”拍照。( 中新社 发 赵宇航 摄)
各民族齐聚哈尔滨,使我们更加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理解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产生的蓬勃伟力,进而激发起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递过程更具开放性,人们构建自我形象和塑造认同的方式更具多元化。通过短视频等媒介的再现与重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类似“哈尔滨爆火”这样的具体事件为载体,被不断表达。
“尔滨”游的成功,交出了各省区市、各民族之间高效互动的满意答卷,促进了区域间频繁联动,在物产与信息层面实现了交互式的输出与循环,也实现了在低成本高曝光的新媒体宣传下“引流”与“促消”的双向目标,体现了当前各地方对经济软实力、文旅竞争力的高度重视。
江山如此多娇。2024年,祖国各地盛情邀请,让我们一起赏美景,观人文,看历史,在行走中,读懂中国。
(吉嘉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监制 | 王翔宇
责编 | 刘渝西
审核 | 蓝希峰
制作 | 胡晓蝶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