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6:44:49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网 兰州3月17日电(王牧雨 张云文)“出生见的是沙子,中小学时看到的是沙子,上大学又学的是沙子,工作又和沙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徐先英出生于甘肃武威市民勤县,他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从小与沙为伴、潜心治沙,今年年初,徐先英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徐先英(左)在研究沙生植物根系。(资料图)张云文 摄小时候的徐先英觉得沙子可恨又可亲。可恨的是沙子会掩埋农田、打断庄稼,父辈们不得不在田埂上插一些树枝形成“挡风墙”保护田地和庄稼。可亲的是大红柳岭子留下了童年的欢笑,沙梁上会有一些沙枣树、胡杨树,天气好时和小伙伴们结伴去玩,沙丘就成了童年快乐的天堂。
20世纪80年代,徐先英从内蒙古林学院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与沙漠再续前缘,进入当时还在武威市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在甘肃境内沙漠前沿开始了治沙工作。
1986年,徐先英参加了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盐渍化沙地适生树种选择及抗逆性造林技术研究”,在茫茫沙海之中实施造林试验。经过5年时间,项目组成功筛选出了适宜盐渍化沙地造林而又抗逆性强的东疆沙拐枣、红皮沙拐枣、甘肃柽柳、短穗柽柳,丰富了当地的造林适宜树种,这些树种已大面积被推广应用于造林生产。
徐先英在观察梭梭生长情况。(资料图)张云文 摄之后,徐先英又参加了国家“八五”攻关协作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建设与水分平衡研究”,主要负责沙区土壤水分测定工作。他每天都泡在沙漠中的试验区里,早出晚归,风餐露宿。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徐先英啃下了硬骨头,圆满地完成了科研任务。
年轻的徐先英被聘任为工程师,成了研究所的中坚力量,下农村,跑野外,布置试验,测定结果,撰写研究计划和总结,主持或参与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通过系统研究,他找出了多种植物的耐盐极限,对封沙育林育草区进行放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20世纪90年代开始,武威市古浪县山区群众易地搬迁到黄花滩乡黄花滩村,但很快又被南侵的腾格里沙漠赶回了山区。为此,作为甘肃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甘肃河西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治理、监测及沙产业开发”得以迅速实施。项目由徐先英主持,试验地就在黄花滩村。
徐先英(左)在测试研发的草沙障压沙机。(资料图)张云文 摄徐先英带领课题组人员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每天步行十几公里往返沙区,和大家一起设沙障、栽树种。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徐先英课题组终于在该村建立了由“前沿防风阻沙林带-固沙林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封沙育林育草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治理模式,并试验示范3000亩,有效治理了当地的沙害。
被誉为“中国治沙魔方”的沙障草方格是目前常用的工程压沙手段,就是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一半自然竖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以此来阻挡沙子的流动。但这个方法要靠“人海战术”,随着劳动力短缺及成本上升成为防沙治沙面临的制约因素。
徐先英团队最初从独轮车的原理受到了启发,通过人拉独轮车,让车轮取代铁锹,后来在压沙设备上安装了牵引系统,经过反复实践,研发出第四代沙障机“小型手扶式沙障机”。新一代机器爬坡能力、轧槽深度、操作规范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台机器一天可以完成四五十亩的工作量,效率是人工的4至6倍,每亩地可以节约成本250元(人民币)以上。
徐先英在治沙领域成绩突出,1996年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农学院学习,从此,他开始更多地在国际视野下审视防沙治沙,不断参与国际项目,与国际治沙人频繁交流。
他先后参加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与持续农业”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非洲荒漠化国家防治沙漠化技术合作与沙产业开发”和“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利比亚沙漠区干旱预警机制及适应技术研究”。
“在对外合作交流过程中,我们不仅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将甘肃的治沙故事讲给了世界听。”徐先英说。
“‘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属于整个治沙行业和甘肃治沙人的荣誉。”去年退休的徐先英仍在忙碌着一些课题的事情,时不时到沙区去考察,依旧活跃在治沙“舞台”上。(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