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专家:中阿命运共同体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发布时间:2025-01-05 07:40:55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网 北京11月10日电 (秦亦姝 谢雁冰)“中阿命运共同体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文堂8日在北京表示,中阿友好交往创造了不同文明相互欣赏、包容互鉴的历史佳话。随着南方国家的兴起和全球文明格局的变化,中阿应当充分发挥两大文明在现代化、全球化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中阿文明交流与现代化发展论坛”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是首届“文明交流与全球发展论坛”的分论坛。

  当天,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卡塔尔、摩洛哥、沙特、苏丹等十余个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官员、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中阿文明交流,推动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等问题。

  中阿拥有悠久的文明,相似的经历和相通的理念。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守望相助,不断推动文明互鉴,助力民心相通。“相似的遭遇,共同的目标,把中阿人民连在了一起,中阿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张宏说。

11月8日,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中阿文明交流与现代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供图

  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系主任巴达维·阿卜杜拉在发言中回顾了中阿友好的历史,认为中阿文明交往对全球文明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2013年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推动了中阿经贸往来,更成为中阿文明交流之路,进一步促进了中阿民心相通。“文化带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中阿经贸往来、政治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文交流赋予“一带一路”以深刻内涵和情感基础。北京语言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罗林进一步表示,“一带一路”是沙与海的交响,不仅是文明层面的交流互鉴,也是经贸层面的互利合作。中阿蕴含巨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对中国而言,对原油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而阿拉伯国家有着富集的能源资源;对阿拉伯国家而言,中国是其加速自身发展难得的“顺风车”,双方务实合作大有可为。

  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顾问委员会委员、来自叙利亚的肖克说,“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我们应进一步讨论如何把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如沙特‘2030年愿景’、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等。”

  卡塔尔多哈研究生院经济、行政和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哈米德·阿里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的经验和政策为阿拉伯国家提供重要借鉴。

  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是中阿合作一贯坚持的原则和基础。埃及中央组织和行政事务局秘书长穆罕默德·沙迪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政府支持阿拉伯国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呼吁域外国家尊重阿拉伯国家的主权,反对任何国家干涉阿拉伯国家的内政。中国始终以平等互利为基础向非洲国家提供帮助,一贯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索要任何特权,而是遵循文明对话、互利共赢。

  展望未来,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不仅能够极大推动中阿互利合作与共同发展,也能显著提升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巴勒斯坦人事委员会主席、国家行政学院董事会主席穆萨·扎伊德在发言中指出,中阿两大文明都崇尚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包容,都主张通过文明对话超越地缘政治分歧,都号召坚持人类共同价值,都强调建立以互利共赢、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为基础的新型国际秩序,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在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下,中阿更需要加强合作,把双方之间的共识转化为强有力的举措。(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