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热潮涌动 算力中心建设如火如荼

发布时间:2025-01-01 16:46:42 来源: sp20250101

原标题:数字经济热潮涌动 算力中心建设如火如荼

伴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算力需求的激增,数字中心、智算中心等为AI提供算力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正加速落地。据市场机构统计,今年上半年,已交付的智算中心的总规模已超去年全年的70%。

在业内人士看来,为深入推进AI产业发展,当前算力基础设施正向智能算力方向提质升级,更快、更智能、更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成为发展趋势。

智算中心建设正酣

AI产业热潮之下,市场对于智能算力资源的需求将愈发旺盛。据业内人士测算,AI算力将是未来算力最大增量,预计未来5年有100倍增长空间。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智算中心正迎来发展黄金期,市场预计未来智算中心算力规模及数量都将快速增长。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个智算中心项目接连投产,各地正加速推进智算中心建设。如8月30日,国内运营商最大单集群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建设完成并正式投产使用;8月28日,超芯智算“三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成投产;7月26日,“中贝合肥智算中心”正式上线运行,该项目为安徽首家“低碳AI智算中心”。

据悉,目前智能计算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算力结构中增速最快的类型,据IDC测算,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度复合增长率达33.9%。此外在政策层面,2023年10月份,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及运营商都在积极加速推进智算中心的建设速度。截至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发布智算中心建设目标。如今年4月份,北京市发布《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改变智算建设“小、散”局面,集中建设一批智算单一大集群,到2025年北京市智算供给规模达到45EFLOPS,2025—2027年根据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需要和国家相关部署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

江苏发布的《江苏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到2025年江苏省在用总算力突破24百亿亿次,到2030年超过50百亿亿次,将建成南京、苏州2个国家级核心算力枢纽集群。

中泰证券研报分析,目前,内蒙古、安徽、山东、广东、浙江等地智算中心项目动态数量显著增加。截至今年7月28日,我国智算中心已达到399座(不含港澳台地区)。

规模化、绿色化、低碳化

庞大的算力需求离不开庞大的电力支持。市场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将成为第一“吃电”大户。随着算力需求增加及对绿色低碳的要求不断提升,智算中心正呈现出集群化和规模化、绿色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秦淮数据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算力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数据中心集群规模的持续扩大,如单个集群规模通常需达到30兆瓦至50兆瓦以上,其单机柜功率密度将大幅攀升,由每柜几千瓦跃升到上百千瓦。与此同时,高算力需求带来的高能耗将成为数据中心运营的一大挑战。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将是数据中心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集群化和规模化方面,据介绍,传统通用计算采用的机柜单机功率相对较低,但智能计算对数据中心规模、单机柜功率密度以及冷却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英伟达最新发布的Blackwell GB200 GPU异构计算为例,其单机柜功耗高达120千瓦,相当于CPU通用计算单机柜功耗的10倍至20倍。

在绿色低碳方面,在专业人士看来,算力、电力作为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实现算力、电力的双向协同意义重大,未来推动算力、电力协同创新势在必行。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秦淮数据方面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在数据中心业务选址中形成了“能源流”“数据流”和“业务流”三流合一的原则。在从通用数据中心到智算中心的转变过程中,公司通过不断升级弹性的建筑模型、超融合的供电系统、高能效冷却系统等模块的全栈解决方案,来满足市场多样化算力需求。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