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1:34:35 来源: sp20250110
“截至2023年底,与2018年同期相比,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回升2.59米,深层承压水水位平均回升7.06米。”3月22日世界水日到来之际,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副司长张鸿星21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治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状况和河湖生态面貌不断改善。
作为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华北地区曾因长期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改善流域和区域水生态、水环境,事关首都水安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
2019年1月,《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正式实施。5年多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如何,地下水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鸿星告诉记者,地下水超采治理是国家水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2014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以受水区作为重点,水利部会同有关部委和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19年、2023年,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两次联合印发实施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以3年作为一个周期,采取了节约用水、水源置换、严格管控等措施,全力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节约用水。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全方位节水,包括工业、农业、生活、城镇各方面的节水,尤其是推动农业的全方位节水,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和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和耐旱作物品种。2019年以来,京津冀新增农业节水灌溉面积936万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面积412万亩。
加大水源置换力度。充分利用当地水,用好引长江水、引黄河水等外调水,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在华北地区7个水系、55条河湖持续开展常态化补水和夏季集中补水,开展深层地下水人工回补。同时,扩大供水管网的覆盖范围,用地表水置换华北地区地下水水源,累计关停29万眼机井。
严格地下水管控。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严格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管理。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强对无证取水、超许可取水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快推进地下水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具备安装条件的规模以上地下水取水口基本实现计量全覆盖。同时,建立地下水位变化通报机制,对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比较大的进行定期通报。
张鸿星说,增加外调水是促进治理区地下水位回升的重要措施。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为华北地区补水338亿立方米,其中回补地下水量超过130亿立方米。永定河、潮白河等华北主要水系先后实现了水流全线贯通。永定河实现了全年全线有水,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到100%,京杭大运河连续两年实现了全线水流贯通。总体来看,华北地区大部分河湖实现了有水、有流动的水、有干净的水,治理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
张鸿星表示,水利部将继续统筹抓好节水、水源置换、河湖生态补水等治理措施,完善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责编:方经纶、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