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列车新手女“探花”成长记:一把小钢印“背后”的大责任

发布时间:2024-11-05 08:30:39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柳州1月18日电 题:广西列车新手女“探花”成长记:一把小钢印“背后”的大责任

  作者 刘俊聪 孙赟飞

  1月18日,在广西柳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机车事业部走行工段机车轮对检修厂房,探伤女工汤梦元拿出一支仅小拇指大小的钢印,这是她在工作中的“身份证”。

图为汤梦元展示自己的钢印。刘俊聪 摄

  “当铁路机车车辆轮对的全部探伤工作完成时,我们会在轮对表面打上属于自己的钢印编号,在此后的列车检修周期中对此负责,这‘担子’挑起来不容易。”汤梦元说。

  今年26岁的汤梦元,是机车走行工段探伤班中年龄最小的“探员”,负责机车轮对的探伤工作。每天,身材娇小的她都会提着探伤仪器,在数排半身高的机车轮对间忙碌。她一边仔细地在涂抹耦合剂的轮对表面移动探头,另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上的超声波波形图。

图为汤梦元正在进行超声波探伤工作。刘俊聪 摄

  作为铁路机车运行的关键部位,轮对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肉眼无法察觉的缺陷和裂纹,探伤工作为轮对检修的最后“把关者”,借助磁粉和超声波仪器寻找裂纹的“蛛丝马迹”,一旦确定缺陷和裂纹,需立即将轮对退回处理。

  “异常波纹转瞬即逝,其背后往往就是一条看不见的细微裂纹,关乎万千乘客的生命安全。我们每天和这些无声波纹‘打交道’,依靠经验和细心进行甄别。”汤梦元说。随着显示屏上超声波波形不断跳动,她沉稳地盯着每一次变化。

图为巨大的列车轮对与汤梦元娇小的身材形成鲜明对比。刘俊聪 摄

  如今老练的她也是从新手“小白”成长而来。2018年,毕业于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汤梦元,第一次接触到机车轮对探伤工作,令她感到陌生又好奇。“就好像一名B超医生,用探测工具揪出机车轮对的‘疑难杂症’。”汤梦元笑道。

  初学探伤时,汤梦元并不得要领。起先,她跟着师傅从最常用的磁粉探伤开始学习。仪器通电后,瘦弱的她根本移不动被工件磁场吸附的马蹄铁。在师傅的讲解下,她渐渐掌握技巧和方法,对探伤规程也熟悉起来。

图为汤梦元正在进行磁粉探伤工作。刘俊聪 摄

  “同医生一样,探伤工作最难的部分也是经验的日积月累,毕竟机车轮对的裂纹可没有统一的标准。”汤梦元表示。为此,她每日见缝插针地向师傅请教,并找来有故障缺陷的轮对,反复揣摩在不同情形下轮对缺陷的故障波形反馈。

  “超声波探伤讲究速度、角度、力度,多花时间练习,自然就熟能生巧了。”汤梦元说。如今,“95后”的她业务技能水平飞速提升,并在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探伤作业方法,从新手“小白”蜕变成列车女“探花”。

  随着春运临近,大量机车车辆正在进行全面整修。每天,汤梦元要探伤检测20多个车轮,每个平均检测30分钟,并在最后“仪式感”满满地打上自己的钢印,这是对于旅客安全的承诺。“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回家过年,就是对于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汤梦元说。(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