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战场画师梁又铭之子:父亲用画笔展现中国空军英勇

发布时间:2024-12-27 12:17:32 来源: sp20241227

   中新网 广州5月26日电 题:黄埔军校战场画师梁又铭之子:父亲用画笔展现中国空军英勇

   中新网 记者 蔡敏婕

  他研究空气动力学和空战技术,用画笔展现飞机战斗场景;他绘制的油画《中国空军抗战史画》及水墨画《抗战速写》,鼓舞了广大民众的抗战士气......他就是有“史画画师”之称的中国知名画家梁又铭。

  “我父亲在黄埔军校待了很长时间。”梁又铭之子梁政均近日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表示,梁又铭进黄埔军校原本是想当一名学生,但最终以画笔当武器,在战火硝烟中画下所见,从侧面展现中国军队的抗战场景。

梁政均近日在家中向记者展示父亲梁又铭青年时代的照片。唐子儒 摄

  梁又铭祖籍广东顺德,1906年出生于上海,与其兄弟梁鼎铭、梁中铭被称为“梁氏三兄弟”。20世纪20年代,“三兄弟”在上海画坛闯出一片天地。彼时正值时局动荡,很多有志青年纷纷加入革命行列。

  “在战争年代,青年的国家观和民族观非常强烈,尤其是在空军方面,许多华侨华人自费在海外学习飞行技术,回中国投入战斗。”梁政均说,受此影响,1927年,20多岁的梁又铭投笔从戎,毅然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

  “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一看到我父亲,就说我父亲几兄弟在上海艺术界很有名气,拿笔杆子比拿枪杆子能发挥更大力量。”梁政均说,于是,梁又铭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中尉绘图员,成为《革命画报》周刊主编。自此开始以画笔当枪杆,实现他文人报国的梦想。

  “我们要打倒军阀,革命的宣传显得特别重要,这得让老百姓知道时局怎么样,政府的决心是怎么样的。”梁政均拿起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梁又铭拿着白色画卷,与梁鼎铭等人站在一起,眼神坚定地望向镜头。“这是父亲与伯父他们在黄埔军校做宣传时候的照片,为了扩大影响力,他们背着资料袋到处派发画报。幸运的是,《革命画报》发行后,销路非常好。”

  在黄埔军校编写《革命画报》期间,梁又铭收集当时的时事资料和战况报道等作为绘画题材。1936年,梁又铭出任“国际新闻摄影社”社长,与世界各国交换新闻图片。“在担任社长期间,父亲常出外拍摄搜集资料,同时也创作油画及国画记录当时军事及民间的种种情况。”梁政均说。

梁又铭绘制的空军抗战史系列油画。唐子儒 摄

  抗战期间,梁又铭要用画笔展示空军的英勇,为还原战场,他下了不少功夫。每当有空袭警报,别人都赶紧往防空洞躲,梁又铭却逆行带着速写本爬上高处,在炮火硝烟中将所见速写。

  梁政均说,父亲起初把画的草稿拿给参战飞行员过目,结果得到反馈——“你画的飞机是飞不起来的。”为了逼真写实,梁又铭多次跑到空军机场,把所有战机的三视图都拍下来,并且自学空气动力学,航空机械学,研究当时作战的每一架战机型号和特点。此后,他画的飞机逐渐变得生动起来。

  此时,飞行员又说:“你画的飞机虽然可以飞起来,但是不会打仗。”于是梁又铭又开始研究飞机转弯和角度,钻研空战技术,根据三视图做成一架架模型吊起来挂在卧室,时而登梯爬高,有时索性躺在地上,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还原空战场景。

  梁政均称,父亲多次找飞行员核对,几易其稿,认为与史事符合,方才着手绘制油彩画,“父亲说这些都是历史画,不能随便画”。

  1937年8月14日,日军首袭中国空军摇篮——杭州笕桥,此役中国空军大捷。梁政均向记者展示梁又铭一幅名为《笕桥八一四空战》的油画,画作视角如电影构图,展示日本战机被击落瞬间,火红色的弹道轨迹穿梭其中,让观者如临战场。

梁又铭手绘的航空劳作教材图纸。唐子儒 摄

  梁又铭给画作配文道:“虽然中国空军飞机数量以及设备略逊于人,但平时每个空军同志,早存着保卫祖国的决心,故一闻敌军来袭,人人争先,严阵以待。大队长高志航首开纪录,当时共击落敌军六架,创造胜利第一幕。”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具备航空知识背景的梁又铭设计了一套航空劳作教材。半个多世纪后,在梁政均的奔波下,稿纸垒起来有8厘米厚的《航空劳作教材》得以影印出版,让世人一睹那个时代的“航空世界”。

  虽然历经战乱,辗转江苏南京、台湾等地,梁又铭一直有保留资料的习惯。“父亲认为,有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后人才能了解历史真相。”梁又铭对历史史料的珍视态度影响着梁政均。

  近年来,梁政均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出版的书籍《馆藏黄埔抗战将领图鉴》《黄埔军校图志》提供原版图片,“我非常开心,我这些珍藏总算找到好的归宿,而且出了书,让大家都可以看到。”梁政均说,“我们希望把历史永远保存下去,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父亲的愿望”。(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