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2:23:35 来源: sp20250102
中新网 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张素)今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也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30周年。5月11日至21日,《生命刻度:新时代红十字影像志》摄影展在北京举办。
记者22日采访获悉,30年间,中国红基会累计公益收入超过123.2亿元,累计公益支出达113.2亿元,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覆盖超过5000万人次。
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红基会,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起并主管、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我们的宗旨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致力于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境况,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说。
回首过往,从拓展人道救助规模,到增强人道资源动员,再到提升治理能力,中国红基会取得一系列成就,其中,2008年、2013年、2018年、2023年,连续四次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中获评“5A级基金会”。
中国红基会发布工作报告显示,30年间,累计救助白血病、先心病患儿超过9.7万人;开展“罕见病关爱行动”“地贫救助行动”“互联网救助行动”,救助罕见病、再障、唇腭裂等大病及重症患者3.2万余人;设立“生命接力基金”,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立项援建博爱卫生站、健康e站3200余所;立项援建博爱校医室、未来教室、英雄能量站等共621所,培训乡村医生、儿科医生、基层医生和医务社工等超过123万人次。
身处数字时代,数字化转型是公益慈善组织的必选项。在中国红基会发布的2023年“成绩单”上,“全年互联网筹款1.2亿元,占捐赠资金总额的24%”“打造‘数字红基会’,上线‘社会应急力量数字救援平台’”等表述颇受关注。
“我们在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创新人道资源动员方式,推进人人可参与的‘指尖公益’”,贝晓超说,中国红基会在多年互联网和数字化实践探索中,经历了“办公自动化、项目信息化、运营数字化”三个阶段,总结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持续投入、全员参与”的“数字红基会”建设方针。
为进一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国红基会发起设立“丝路博爱基金”,在瓜达尔港建设首个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为当地企业及公众开展应急救护及公共卫生服务5880人次。
此外,资助开展阿富汗、蒙古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等人道救助项目,累计救助600多名大病儿童和白内障患者;开展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医疗卫生设施及设备援助工作,向叙利亚、伊拉克等武装冲突地区援助医疗急救单元,携手联合国难民署发起“阿富汗危机响应行动”,援建海外博爱家园。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孙硕鹏指出,2024年,不仅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三十而立”之年,对于整个中国红十字运动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中国红基会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以指导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提升人道服务效能,深刻把握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要素支撑,着力为新质生产力、战斗力蓄势赋能,努力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红十字力量。
贝晓超表示,当前,中国红基会正在围绕“四个高质量”发展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即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加强高质量人道资源动员,抓好高质量人道公益产出,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全力推进人道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部署,中国红基会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加强政治引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筹资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激发组织活力、释放人才潜能、强化风险防控,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人道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