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07:07:20 来源: sp20241225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做永远的伙伴”——纪念美国第14航空队援华抗战80周年活动在京举行
邵艺博、冯歆然、郑可意
10月30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肃穆的音乐响起,两位美国老兵恭敬地向抗战英烈群像献上花篮,并深深鞠躬、表达敬意。
10月30日,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中)向陈纳德将军雕像献花。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两位老兵分别是现年103岁的哈里·莫耶和98岁的梅尔文·麦克马伦,他们曾隶属美国第14航空队,这支部队还有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飞虎队”。
不久前,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共同致信习近平主席,介绍基金会和飞虎队老兵支持推动中美友好交往的情况,表示将传承和弘扬中美合作的宝贵精神财富。
很快,他们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在信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带着重温历史、传承飞虎队精神的愿望,格林、莫耶和麦克马伦携30余位飞虎队员后代等近日访华。
30日上午,纪念美国第14航空队援华抗战80周年活动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包括莫耶、麦克马伦在内的飞虎队老兵及后代,中美各界人士近百人出席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同仇敌忾,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深厚友谊。2000多名飞虎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人民与美国飞行员同气连枝,不惜一切代价为他们提供救助,200多名遇险飞行员得到救助,数千中国民众在救援行动中献出生命。
在纪念馆的参观,将老兵们带回到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记忆中。“我们有很多理由钦佩和尊重中国人民,我们没有忘记他们的英勇。”谈到抗战期间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情义,麦克马伦动情地说,“当我们不幸遭遇机械故障或者被敌人击中而不得不跳伞时,我们知道中国人民一定会找到并救助我们。”
“在战争年代我们并肩作战,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做永远的伙伴。”他说。
麦克马伦的讲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希望跟他们靠得再近一点,以至于人群将两位老兵里外围了好几圈。
这样热烈的气氛也让格林深有感触:“飞虎队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再一次向美国以及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这也是我们要传达给美国民众的重要信息。”
当日,代表团成员们还参观了“纪念美国第14航空队援华抗战80周年图片展”。
参观结束,在场馆外的陈纳德将军雕像前,随团参访的嘉兰惠留下了一张同外祖父跨越时空的合影。
1941年,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后被编入美国第14航空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80多年后,跨越太平洋,嘉兰惠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这片祖辈曾经为之战斗、为之付出的土地。
嘉兰惠说,飞虎队在中国的经历,展示了战争时期,伟大的中美人民如何向着和平这一共同目标作出努力。“这种精神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值得我们学习。”
缅怀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
长期以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和飞虎队老兵们孜孜不倦在中美两国传播飞虎队故事。基金会去年启动了“飞虎队友谊学校和青少年领袖计划”,并在今年成功促成美国内华达州斯科菲尔德中学与中国两所中学缔结“飞虎队友谊学校”。
如今,飞虎队精神不断传承,代表团的队伍中,不仅有飞虎队“二代”,而且还有“三代”甚至“四代”。
“对我而言,飞虎队的精神就是‘友谊’。”15岁的杰克逊·隆在代表团当中显得尤为特别,作为整个团里最年轻的成员,他对飞虎队精神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杰克逊·隆是飞虎队老兵克利福德·隆的曾孙。参观完抗战纪念馆后,他说自己学到了很多,并表示非常希望能够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都告诉朋友们,让更多人了解飞虎队和中国之间的故事。
(责编:曹欣悦、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