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6 05:05:22 来源: sp20241226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洗礼、走过峥嵘岁月,在接续奋斗中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发进取。
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75年来,我国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百废待兴、百业凋敝的基础上,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679亿元,1978年增加到367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达到17%左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不变价计算,2023年GDP比1952年增长223倍,年均增长7.9%。其中,1979—2023年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平均增速。人均GDP从1952年的几十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27万美元,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
从单一失衡到优化升级,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75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52年的50.5%、20.8%、28.7%调整为2023年的7.1%、38.3%、54.6%,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盎然生机。需求结构由疲弱失衡向三驾马车协同拉动转变,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分别为55.7%、42.1%、2.1%,内需主动力作用凸显。区域结构由沿海内地发展不平衡向区域纵横联动发展转变,重大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持续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引擎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城乡结构由城乡分割向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推进转变,2023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比1949年末提高55.52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对外开放成就举世瞩目。75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货物进出口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5.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2.5%,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从1978年的不足1%提升至2023年的12.4%,连续7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由1982年的46.9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9331亿美元,年均增长13.8%。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202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3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176倍;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1倍,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
从相对落后到创新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75年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逐步实现了从追踪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成长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2023年,我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由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跃升至第十二位,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多年蝉联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嫦娥、北斗、天问、天和、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不断“上新”,彰显我国科技硬核实力。科学技术持续赋能社会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2023年,我国“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73%,比2016年提高2.4个百分点;2013—202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7%、10.3%;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
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75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就业人员总量从1949年的1.8亿人增加到2023年的7.4亿人,2013—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1.4亿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1950—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0%。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逐步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国民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从生态失衡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75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202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6年下降28.6%,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1.6个百分点。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比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73—1976年)结果提高10.3个百分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稳步推进,2013—2023年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供应系统,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贡献度超40%。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更受青睐,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绿色产业链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回首新中国75年发展历程,国家实力、人民生活、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充分彰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创造伟力和奋斗豪情。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砥砺奋进,从“路在何方”到“路在脚下”,我们踏平坎坷成大道,走出了极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写就了富有魅力的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75年来,我们党在应对重大风险和困难挑战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繁荣富强的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发展奇迹。历史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创新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厚的力量。75年来的辉煌成就,是党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新征程上,要继续站稳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凝聚14亿多人民的磅礴之力、非凡之智,继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可感可及的现实。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根植于中国大地的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符合中国国情,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沿着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
必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无论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是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都必须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风生水起逐浪高,砥砺奋进正当时。如今,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已经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09 版)
(责编:杨光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