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聚焦生物多样性 共探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18 01:34:02 来源: sp20241218

   中新网 昆明12月9日电 (罗婕 胡远航)第二届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8日在云南昆明开幕。在由中国生态环境部主办的以“生物多样性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中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围绕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人海和谐”进行交流,共探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可持续发展”。

图为第二届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中,以“生物多样性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分论坛现场。罗婕 摄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超70%的面积,两者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印度洋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中国与印度洋山水相连,面临共同的气候变化、低碳转型发展等挑战。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二级巡视员孙雪峰表示,面对交织叠加的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中国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他建议与印度洋地区国家继续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与各国绿色环境倡议的对接发展,共同推进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进程、推动“昆蒙框架”落实,加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传播与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知识和公共产品。

  “我们想和各方一道不断创新合作的模式,务实开展海上发展合作的新局面。”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球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汤瑛表示,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全球发展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她建议,持续深化项目库建设,全力支持有关的国际组织、中外企业、青年群体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等方面积极履行责任,推动共建更多海洋生态治理合作示范项目,共同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关系网络发展执行总监朴尚德认为,在面对气候变化和海洋塑料污染等问题和挑战时,中国和印度洋地区国家在海洋生态环境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为此,他建议,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国家合作,建立跨境海洋保护区,减少海洋污染;推动可持续渔业,支持环保捕鱼技术;中国可通过投资技术支持,帮助持印度洋地区国家发展蓝色经济,促进与环境相关的经济发展。(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