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5:47:43 来源: sp20241231
中新网 南昌4月23日电 题:孺子书房何以解锁“书香”南昌?
作者 卢梦梦
千百年前,唐朝诗人王勃途经豫章,即席作序,挥毫写就“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千古名句。其中,“徐孺下陈蕃之榻”指的便是东汉名士徐孺子的典故。
千百年后,今日豫章城内,有100家城市书房亦取名于此。作为南昌市十大民生实事人大票决项目,到2023年底,南昌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建成百座孺子书房并投入运营,构筑起城市新的文化风景。
眼下,孺子书房运营得如何?在唱响“书香洪城”文化品牌道路上,南昌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对了什么?
图为航拍南昌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刘力鑫摄一馆一特色打造“悦”读新空间
入夜,当璀璨的一江两岸灯光秀将城市点亮,流光溢彩的赣江之畔,红谷滩区“南昌之星”摩天轮旁的孺子书房摩天轮分馆内早已座无虚席。
作为南昌市第一家试行24小时开放的孺子书房分馆,这间毗邻万象城、红谷滩大剧场等城市文化商业新地标的书屋为两层集装箱式结构,以其时尚新潮的设计完美嵌入城市商圈,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点位。
“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搭配书法、绘画、绿植等元素,让人感觉很舒适。而且书房建在商场旁,闹中取静,很特别。”来自湖南的游客薛蕊感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不做营业场所,而是建公共书房,南昌真是大气!”
打造孺子书房,推进全民“悦”读,南昌不仅大气,更为用心。
走进以“洪都航空+徐孺子”为主题的孺子书房·洪都航空文化园分馆,恍若开启一场“洪都梦境”。从科技感满满的外立面,到现场展示的飞机模型、“徐孺下陈蕃之榻”等典故的场景设置,读者置身其中,既有徜徉书海的愉悦,更多了一份守望“洪都记忆”的感慨。
一隅书房,也可气象万千。在南昌,每一间孺子书房,都浸润着城市独特的底蕴和建设者精妙的巧思。
图为读者在南昌孺子书房内阅读。刘思伟摄以马拉松运动为主题的广北分馆、以工业历史遗存展示为主题的1962文创园分馆、利用旧城改造“见缝插绿”建成的经纬分馆……从繁华商圈到工业园区、从市井小巷到葱郁公园,南昌充分考虑各分馆所在区域文化、受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坚持“一馆一特色”,打造出风格各异的阅读空间,彰显着城市独特的爱“阅”魅力。
“阅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作为“全国城市书房联盟”10个发起城市之一,南昌把百家孺子书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的末梢,打造15分钟城市阅读圈,搭建起具有豫章特色的“文化地图”。
为了让书房融入市民生活,南昌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实施“一店一策”,通过“书房+IP”的方式,在孺子书房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培训展陈、科普教育等惠民活动,确保“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年年有大戏”,有效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涵养城市书香气质。
截至今年3月底,南昌孺子书房共开展亲子阅读、好书推荐、读书沙龙等活动共计217个主题518场,线下引流超10万人次。
图为南昌孺子书房内的智能借阅设备。刘力鑫摄在南昌各处落地生根的孺子书房不仅生发出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更以其包容性有效带动了社会教育的开展。为提供更丰富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长期以来,南昌孺子书房还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今年50岁的杨福卿是孺子书房尚谷垄分馆开放运营以来,在书房做志愿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一年来,读者们几乎每天都能在书房看到他的身影。“我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只要闲下来,就会过来帮忙。”杨福卿说。
高校学子、中小学生、退休老人……如今,越来越多和杨福卿一样的志愿者出现在街角巷陌的孺子书房中,成为书香洪城里一抹亮丽风景。
推动全民阅读唱响“书香洪城”文化品牌
打造城市书房,正是涵养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为唱响“书香洪城”文化品牌,让更多人通过孺子书房读懂城市,南昌有着自己的坚持与探索。
组织有保障。南昌制定出台了《南昌市孺子书房建设实施方案》和《孺子书房建设与服务规范》,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和应急预案,每天统计书房接待服务读者人次,每周对书房运营情况进行调度管理,保障书房的正常开放和服务。
图为南昌孺子书房西湖区分馆内的图书。刘力鑫摄运营有方法。南昌创新采取“公建公管、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的全民共建模式,有效盘活现有社会文化资源,实现阅读资源全域连接。在全市孺子书房各分馆开设读者微信服务群,及时发布信息并征集读者意见与反馈。
书房有特色。围绕“公共阅读、自助借还、自习自修”三大功能,孺子书房针对少儿、成人、“夜读人”等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类目的书籍专区,并探索试行24小时运营开放。此外,孺子书房还在江西省率先建成“一键借阅”公共阅读平台,打通与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的“壁垒”,图书进出与借阅实现全智能化。
截至今年3月,南昌市孺子书房已累计接待服务读者220万人次,图书借阅量达21万册次。
南昌市民许艺林是孺子书房樟树林分馆的常客,“去年我在书房读了6本文学书籍。这里环境好离家近,空闲时总想来转一转,每次都有收获。”许艺林说。
如今,随着全民阅读服务网越织越密,融入城市肌理的百座孺子书房不仅传承着千年豫章的古老文脉,更成为南昌名副其实的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市民和许艺林一样,在家门口通过阅读找到一方心灵港湾,于书香中抵达“诗和远方”。(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