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厨师”掌勺饭店 推动中国餐饮行业变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3 01:33:17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社 成都10月27日电 (王利文)将120克猪肉丝、150克青笋丝和30克木耳丝等原料放入备料盒并点击“鱼香肉丝”选项,智能炒菜机立刻被“唤醒”,预热、放油、按序加料、快速翻炒,厨房内香气四溢。在成都市锦江区一家社区餐饮店内,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仅63秒便制作完成,很快被端上食客餐桌。

10月23日,四川成都,一家运用智能炒菜机的餐饮店。 中新社 记者 王磊 摄

  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AI)+餐饮”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中国首台“持证”AI餐饮机器人落地北京,上海一公园的智能咖啡机能提供50多种口味的咖啡……当下,逐渐掌勺的“AI厨师”带来“鲶鱼效应”,推动中国餐饮行业变化发展。

  走进本应“火力十足”的餐厅后厨,不大的空间内摆放着5台智能炒菜机,煎、炒、烹、炸各显神通。几名员工则负责操控机器、配菜和打包等工序,通过人机协同,门店每天最多能接待约600人次用餐。

10月23日,四川成都一家运用智能炒菜机的餐饮店,工作人员正在配菜。 中新社 记者 王磊 摄

  回锅肉、麻婆豆腐、酸菜鱼……看着满桌菜肴,食客杨俊飞直呼“不可思议”。“味道不错、出餐也快,老板不透露,尝不出来菜是机器炒的。”用餐高峰,他点的近10个菜不到半小时便上齐。

  以辣子鸡为例,上述餐饮店品牌创始人黄天勇算了一笔账:人工烹饪需8至10分钟,人力成本7元(人民币,下同)至13元;炒菜机则仅需3.5分钟,能源成本约0.5元。依托自行研发的炒菜机,他从2019年起对品牌进行转型升级,现已在中国开设了30多家川菜连锁店,还将门店拓展至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地。

10月23日,四川成都,食客在一家运用智能炒菜机的餐饮店用餐。 中新社 记者 王磊 摄

  同样谋新求变的还有成都市金牛区一老牌餐饮连锁店老板马长银。今年7月,他引入一台智能炒菜机“试水”。“成本低、稳定性高是机器最大的优势,适合做医院、大专院校窗口和酒席的烧菜。”深耕行业约30年,这位厨师出身的餐饮人直言,单台炒菜机难以兼顾散客“每桌不同菜”的需求,做凉菜和卤菜也差点“火候”,因此不能完全取代门店厨师。

  对于擅长烹饪的市民罗键而言,“AI厨师”掌勺终究少了点“锅气”。在他看来,原料与火候的互动来自厨师的经验积累,这种风味并非机器能简单复刻。不过高性价比的餐价让他满意,“在外吃饭,就是图方便和实惠”。

  某品牌炒菜机代理商练祥建则表示,智能炒菜机更大的优势是搭建平台,用大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参考,还可能催生“技能付费”的新赛道。他介绍道,其品牌3400多台设备每天在各地厨房运转,通过推广与搭建,未来可以集合成世界范围的“云菜谱”数据库。餐饮门店能随时“上云”购买菜单,增强服务能力,创作收益也能鼓励厨师持续研发新菜品。

  对此,成都餐饮同业公会执行会长袁小然分析,从在线支付、智能点餐、无人配送、大数据分析食客偏好到个性化推荐菜品,数字化技术正逐步改变餐饮行业每个环节,在提升服务效率、优化顾客体验等方面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由于便捷高效和可复制性,智能炒菜机一定程度助力了“川菜出海”。她呼吁广大餐饮企业拥抱变化,积极投身到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也期待数字贸易企业深入了解行业实际需求,提供更精准、高效和贴心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让餐饮“鲶鱼”更好地激活一池春水。(完)

【编辑:李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