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簿”见证奋斗青春

发布时间:2025-01-10 18:47:22 来源: sp20250110

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连官兵训练归来。蔡子杰 摄

立功受奖的官兵表现可圈可点,但其他同志的奋斗贡献同样不可磨灭

一年前,第74集团军某旅某营举办的强军故事会上,某连下士李峰向大家分享了一个关于“逆袭”的故事——

刚到连队时,李峰因为身体素质差,每次训练都很吃力。偏偏他又被分到体能要求较高的有线通信专业,不但收放被复线速度慢,而且每次爬杆都只能望“杆”兴叹。训练中的挫折让李峰下定决心,一定要闯过体能关。

当时营区条件简陋,训练设施有限,还经常受到梅雨天气影响。没有跑道,李峰就绕着营区跑步。

一次刚跑到一半,天空中突然下起雨。雨水混着汗水不断淌下,让李峰一度想要放弃。可路过营区灯箱时,看到上面被表彰为先进个人的战友,他咬了咬牙,又坚持跑下去……经过不懈努力,他的体能训练成绩大幅提升,在有线通信专业比武中取得第一名。

会场上,李峰讲述的奋斗历程,让官兵们很受启发。炊事班班长黄兴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刚进驻这片营区时,营区里没有操作间、没有饭堂、没有自来水,是大家一砖一石地垒起操作间和饭堂,接通自来水,解决了战友们的吃饭问题。”

这些奋斗拼搏的故事,让该连王指导员感触颇深——年年岁岁,一茬茬官兵在连队接续奋斗,每名官兵都为连队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大部分人却仅仅在连史上留下一个名字。

那天晚上,王指导员独自走在营区小路,看着灯箱上展示的立功受奖官兵照片。“立功受奖的官兵表现可圈可点,但其他同志的奋斗贡献同样不可磨灭。”他心中突然萌生一个念头,要把在连队耳闻目睹的感人瞬间一一记录下来。

很快,王指导员就和连队骨干一起,设计制作出一个厚厚的本子。

本子设计好,该取个什么名字?王指导员在连队征集到十几条意见建议,其中一条吸引了他的目光:《能文能武李延年》中,指导员李延年命令“秀才”用笔记本记录战斗日志,作为战士们请功的凭证,我认为可以命名为“战斗日志”。

这给了王指导员灵感——“现在旅里正开展立功创模活动,日常工作训练中,大家其实都为连队建设增光添彩,不如就叫它‘事迹簿’!”他的想法赢得了全连官兵一致认可。

打开一片空白的“事迹簿”,王指导员满怀期待:“希望它能激励每名战友立足本职创先争优、超越自我,让军旅青春与‘事迹簿’一起丰富充实起来,在连队历史中留下专属于自己的篇章。”

无论贡献多少、事迹大小,只要被认可、可学习,官兵们的努力付出就会被一一记录在册

连队发展人人都有付出,那怎样的表现才有资格写在“事迹簿”上?

王指导员组织全连官兵坐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练兵备战是我们的主责主业,在军事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应该被记下来”“政治工作同样重要,在理论学习、文化建设等方面做贡献的也要记上一笔”“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保障专业不容忽视,平凡的岗位也有作为”……

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渐渐达成共识——无论是获得大家认可的好人好事、在单位建设中的积极表现,还是在某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等,都应该记录在册。

规则一出,连队官兵个个动力满满,铆足了劲想要“争头功”。

在官兵们的翘首以盼中,第一场“事迹簿”记录会终于到来。经班排推荐,中士邓任超和中士王一鸣成为候选人。

邓任超是应急分队队员,一天夜里,某设施突然起火,他发现火情后临危不乱、迅速抢救,与其他队员一起及时扑灭。与此同时,邓任超还凭借文艺特长,设计制作了“奋进新征程”主题黑板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栏等,受到上级表扬。由于事迹过硬,官兵们都同意为邓任超记一笔。

时任炊事班班长王一鸣,也是首批入选“事迹簿”的榜样。

作为炊事班班长,王一鸣一直将官兵的口碑当作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为了让大家吃饱吃好,他经常在饭后向战友们询问意见,晚上加班加点研究新菜品新花样,力争让大家每天都吃得舒心、更好地投入训练。在全营的伙食评比中,王一鸣带领全班时常占据榜首。

说起王一鸣的事迹,炊事员杨腾飞向大家讲述了一段故事:那次全营组织节日美食活动,王一鸣被指定为负责人。为了让战友能在训练战备之余感受到温暖的节日氛围,他多次调整方案,对着有限的伙食费精打细算,还设计了丰富的活动环节,帮助战友缓解训练压力和紧张情绪。活动期间,王一鸣始终穿梭在各个“摊位”收集意见、统筹协调,用忘我的付出,让战友们收获味蕾和情绪的“双重满足”。

王一鸣的默默付出让人深受触动,官兵们统一思想:王一鸣的表现,也值得为他记上一笔。

就在这场“事迹簿”记录会后,连队党支部成立了一个评审小组,专门讨论应该把谁记进“事迹簿”。为确保公平公正,评审小组成员由班排推荐产生,每月更换,并设置监督员全程参与其中。

无论贡献多少、事迹大小,只要被认可、可学习,官兵们的努力付出就会被一一记录在册。随着时间推移,这本“事迹簿”变得越来越厚实。该连官兵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将名字写入“事迹簿”成为越来越多官兵的追求,全连掀起一股创先争优的热潮。

只要每个人都添砖加瓦、作出贡献,连队建设就会蒸蒸日上

一年多来,“事迹簿”密密麻麻的记录中,既有连队集体创造的优异成绩,也有个人努力获得的“小进步”。

新兵补充进连队,王指导员会带着他们一起浏览这本“事迹簿”。“我想让新战友意识到,虽然我们不是英模连队,没有厚重的历史和荣誉,但连队是大家共同的家。只要每个人都添砖加瓦、作出贡献,连队建设就会蒸蒸日上。”他说。

“看到‘事迹簿’里这些奋勇争先的故事,我也想要干出个样子来!”谈心时,列兵金志强主动向王指导员表达决心。入伍前,金志强就喜欢跑步,他决定先努力通过体能训练取得成绩,在“事迹簿”上留下名字。

“事迹簿”里,一个个战友在各级比武赛场摘金夺银的实绩,让金志强有了榜样。持之以恒地练习许久,他终于等到连队组织的群众性练兵比武。

炎炎烈日炙烤着跑道,金志强不断在心中给自己加油打气,越跑步伐越坚定。最终,他在考核中名列前茅,位列同年兵第一,也成为同年兵中首个被记入“事迹簿”的人。

达成第一个目标,金志强并没有停下脚步。如今,他的体能训练成绩越来越优秀,让连队官兵直呼“看不到尾灯”。面对战友们的称赞,金志强坚定地说:“我还想走向更大的赛场,为连队争光,努力在‘事迹簿’上再添一笔!”

全营强军故事会现场,上等兵石一梁用动情的讲述感动了现场官兵,代表连队夺下全营第一名。他的事迹被收录进“事迹簿”,在幕后为其制作幻灯片的上等兵李依凡也被记上一笔。

“不论台前还是幕后,只要为连队建设作出努力,都会在‘事迹簿’上留下痕迹。”李依凡感慨道。

那次“上榜”后不久,李依凡申请加入刺杀操示范队,希望自己也能在“台前”做出点成绩来。

由于基础薄弱,刺杀训练时,李依凡总是跟不上节奏。为此,他常常天不亮就爬起来练习基本动作,晚上大家入睡时,他还要在心中默默复盘一天的训练情况。尽管训练时穿戴着护具,李依凡身上依然被磕得青一块紫一块,躺在床上都不敢随便翻身。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旅组织的刺杀对抗比武中,李依凡和战友配合默契,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事迹簿”里,有摘金夺银的高光时刻,也有默默奉献的平凡点滴。作为连队兼职水电工,下士严名洋在某项任务期间,主动担负起全营水电维护工作。一次熄灯后,严名洋躺在床上,却隐隐听到水流的声响。他立即警觉地起身检查,随后发现是一处水管破裂导致漏水。严名洋连夜更换水管,保障了官兵们次日的正常用水。

“‘事迹簿’承载了每名官兵青春奋斗的记忆,也记录着连队成长发展的足迹。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用这本‘事迹簿’,铭刻下我们的强军征程。”王指导员说。(李浩琦)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