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第二隧道建设稳步推进(新视点)

发布时间:2024-11-22 09:00:11 来源: sp20241122

  黄海畔,胶州湾,碧海蓝天,波涛滚滚。山东港口青岛港的海面下,一项重大工程正稳步推进。

  2023年12月18日,随着履带吊缓缓下放,重达600吨的刀盘和机身稳稳契合,超大直径盾构机“深蓝号”顺利吊装下井。不久后,这台盾构机将始发掘进,开启胶州湾第二隧道北线隧道的“穿海”之旅。

  作为当前世界建设规模最大的海底隧道,胶州湾第二隧道主线隧道总长14.37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从海底穿越胶州湾,最深处达海平面以下115米。如何打通这样一座“世界之最”的海底隧道?建设者们攻坚克难,想出不少好办法。

  穿越大规模断层,以新技术破解新难题。

  “建设世界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对盾构机提出了更高要求。”中交一公局所属中交隧道局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项目经理干聪豫介绍,隧道将穿过两类截然不同的岩层,靠近黄岛的一侧多是坚硬的花岗岩,而接近青岛主城区的一侧则是岩性相对较软的凝灰岩和少量软土地层。

  长距离、高磨蚀地层对盾构机刀具损害较大,检修更换的时间甚至会占到总施工时间的1/3以上。“我们在施工前两年,便联合业内专家在刀具类型、耐压耐磨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发伸缩式主驱动、伸缩式开挖仓监视系统,实现快速精准更换刀具,从而大幅提升掘进效率。”干聪豫说。

  增强结构承载力,以新工艺应对新挑战。

  “盾构机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岩层,还有海底施工带来的超高水压。”干聪豫告诉记者,一旦隧道出现裂隙,地下水、海水将长驱直入,这就需要给管片穿上“外衣”,从而形成一层坚固的屏障,既堵水又加固,助力隧道顺利“穿海”。

  如此一来,管片便像穿上了一层“铠甲”,能承受将近1兆帕的水压,有力提升隧道的稳定性和抗腐蚀能力。

  胶州湾第二隧道对发展的支撑作用也不小。过去,在胶州湾东侧的青岛老城区与西侧的西海岸新区隔海相望、交通不便。2011年,拥有海上互通立交的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隧道建成,将通行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8分钟。

  “随着西海岸新区的快速发展,两地通行需求逐年上涨,如今每天过湾车辆已接近20万辆,青岛急需一条新的跨海大通道。”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刘泓志介绍,盾构隧道对海洋影响更小,同时不受大风大雾影响、可以全天候通行,将有效缓解青岛老城区交通压力,有力促进胶州湾东西两岸同城一体化发展。

  盾构机“深蓝号”的地下调试完成后,将以每天3到5米的速度在海底掘进。隧道预计于2026年全线贯通,2027年通车运营。“届时,胶州湾第二隧道将横卧在胶州湾大桥与胶州湾隧道之间,共同构成胶州湾的交通主骨架。”刘泓志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4日 18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