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部署出实招 补短强弱抓落实——各地各部门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扫描

发布时间:2024-12-01 00:14:48 来源: sp20241201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及时部署出实招 补短强弱抓落实——各地各部门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扫描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安全生产,事关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2024年初,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部署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专题方案、建立领导机构、成立工作专班……三年行动在全国迅速部署推进。

高位部署自上而下持续推动

隐患就是事故,预防重于泰山。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提升行动和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助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有力开展。

不久前,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上提出,要“督促有关地区和部门从严从实抓好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扎实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进一步部署。

不仅仅在广东省,全国多地党政主要负责人都将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开展三年行动作为当年省级重要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吉林省制作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精准执法、安全宣传等手册,建立治本攻坚信息汇总、动态研判、约谈通报、督导检查等工作机制,加大推进力度;

湖南省安委会制定出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分行业制定子方案,对治本攻坚主要任务逐一明确责任分工,并结合实际,增加烟花爆竹子方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要求以三年行动为主线,对标总体方案,形成覆盖各行业领域“十大行动”“1+33”整体架构和47项具体任务。

“在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三年行动后,许多省份党政主要负责人及时组织部署,并结合总体方案明确具体措施进行细化落实,推动治本攻坚‘八大行动’落地。”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除患攻坚

盯重点、找堵点,持续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推动三年行动的关键一招。

一段时间以来,国务院安委会组织22个综合检查组对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对现场发现的问题隐患责令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及时下发整改督促函,持续推进同类问题整改。

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3个综合督导检查组,对四川、陕西、广东、广西等地城市燃气、房屋市政工程施工、自建房和农房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隐患248项并督促整改。

国家消防救援局指导各地消防部门联合行业部门排查重点场所203万家,整治违规动火施工作业785万处,督促整改隐患205万处,查处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违法行为85万处,推动拆除违规设置的铁栅栏、防盗网、广告牌155.1万处。

中央部委持续“除患”,地方部门加紧“攻坚”。

山东省菏泽市结合本地实际,将2024年定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目前,聚焦15个重点领域,已开展2轮排查评估整改工作,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推进电动自行车治理,排查“九小场所”11万多家和各类废旧、闲置厂房8000多家,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265个,已完成整改227个。

江西省赣州市紧盯消防、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领域,聚焦“拆牌、破网、清通道”、冷库、电动车、电气焊、老旧小区、住房等方面安全整治,持续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针对当前汛期,全面开展汛期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会商研判,强化预测预警预报。

……

据统计,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共排查重大隐患8.1万项、整改率84%,其中企业自查重大隐患占比近40%、整改率90%;各地各部门狠抓精准严格执法,共实施行政处罚55.4万次,约谈通报各地及部门5353次,责任倒查追责问责1239人,推动消除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

补短强弱推动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

梳理各地三年行动方案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省份立足实际,守正创新,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上海市开展城市韧性安全能力提升行动,印发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案,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推动实现城市运行安全和重点行业领域数据的分级管理、全量汇总、共享集中,实现跨部门跨领域协同监管。

聚焦“保安全”,江苏省宿迁市应急管理局开展“监管效能优化年”活动,明确强化夏季高温雷雨、冬季低温冰冻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监管,组织开展系列安全防范专项行动;强化分级监管,制定市、县两级监管计划,对辖区危化品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夯实属地监管责任。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行业、新业态、新经济模式,湖北省部署开展新兴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明确2024年初步形成全省覆盖全面的新兴行业领域清单;2025年形成责任清单,解决一批监管盲区问题。

“聚焦当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着力抓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完善、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等,努力实现本质安全水平大的提升。”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说。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