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5-01-10 17:33:12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网 3月21日电 据司法部网站消息,司法部近日下发通知,部署从现在起到今年年底,在全国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3月21日,司法部有关负责人就活动开展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司法部为什么要部署开展这次“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

  答:公证服务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多年来,司法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利企便民的决策部署,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公证减证便民取得良好成效,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减证便民部署要求,不断深化部门协同、强化创新推动、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完善公证利企便民制度机制,公证服务质效明显提升,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及关于“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的部署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工作部署,司法部经研究决定,在全国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提出了压缩办证期限、拓展“一证一次办”、推进“一事一站办”等7项提速增效便民措施,要求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机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优化公证流程,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和办证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获得感更强的公证法律服务。

  问:在办证“提速”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答:“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重点是“提速增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缩短办证期限。公证法规定,除法定情形外,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但从实际办证情况看,一些公证事项(事务)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我们梳理了各地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力量、软硬件设施、办证需求等因素,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事务),制定了《公证办理提速清单(2024年版)》,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其中,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共24类81项,10个工作日内的共13类69项,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和30%。同时,我们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协作、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期限,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二是拓展“一证一次办”。总结2017年以来“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经验,我们制定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公证事项(事务)清单(2024年版)》,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与“最多跑一次”工作相比,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三是推进“一事一站办”。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我们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互嵌功能模块、联通服务系统等方式,实现“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办好;通过“公证+领事认证”联办,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为人民群众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的公证法律服务。

  问:司法部将如何推动偏远地区公证机构落实便民举措?

  答:各地公证机构的公证员数量、办证能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客观现实,如何保证偏远地区的公证机构落实便民举措,直接影响此次活动的整体成效。对此,我们主要有以下考虑:

  一是加强帮扶合作。以“大手拉小手”形式,推动较大规模公证机构在公证员培训、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强对偏远地区公证机构的扶持,以设置办证点、巡回办证等形式,满足偏远地区群众公证服务需求。探索通过机构合并等方式,调整整合“小散弱”公证机构,形成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规模公证机构,实现群众办理公证“就近办”。同时,推动公证服务资源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获取公证服务的渠道。二是拓宽执业区域。近年来,我们有序扩大公证执业区域,多数省份已放宽至省级,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进一步探索扩大公证执业区域,更好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我们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探索更多公证事项一体化办理,推进更多高频公证事项“跨省通办”,方便群众就近选择公证服务。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大力推广“互联网+公证”服务手段,扩大在线申请、在线办理、在线出证适用范围,推广远程视频公证在偏远地区、定点场所应用,让偏远地区群众也能享受到智慧公证服务。

  问:如何让企业也能感受到“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带来的优质高效公证服务?

  答: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各地公证机构紧盯企业需求,创新服务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上海推动建立利企惠企四个“双一”服务机制,即一专窗一通道、一领域一团队、一企业一方案、一园区一清单,向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快办特办专属服务。湖北针对自贸区企业聚集、公证需求集中的特点,依托自贸区管委会建立公证法律服务工作站,采取驻点值班、定期宣讲、法治体检等举措,将公证服务送上门。江西公证行业主动靠前服务,分别与300余家企业签署公证法律服务合作协议,与1500余家大型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中心、工业园区、企业等设立2800余个公证联系点和便民办证点,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公证法律顾问”。

  为更好服务企业,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涉企服务手段。指导公证机构深入企业设立公证联系点或办证服务点,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公证事项办理等综合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服务企业赋能。二是创新涉企公证业务。大力推广知识产权保护、上市融资、现场监督、破产重整等涉企公证服务,为企业股权治理、“走出去”等提供专业化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精准对接企业公证需求。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听取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积极回应企业关切,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