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夏日(随笔)

发布时间:2024-11-23 04:57:02 来源: sp20241123

  祖母对节气很敏感。她是位农村妇女,从来没有念过书,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她有一套自己的独特方式和世界建立联系。比如春来秋往、寒暑交替的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的转换,她都能熟练使用。某一夜的睡梦里,或者第二天一大早,她掰着指头数日子,说明儿入伏,或者今儿头伏了。只要你留心听,你会发现类似这样的话,她能从一年的开头念叨到年尾。

  那时候我也就七八岁吧,正是贪耍的年纪,夏天除了吃饱喝足,便是疯了一样满村庄撒欢儿,夜里头挨上枕头便呼呼睡去。

  明儿入伏。祖母在独自念叨,然后告诉我,不要招惹地上的虫虫牛牛,更不要随便去草深处耍,伏天的虫虫牛牛有毒哩,不是好招惹的。祖母除了念叨,还付诸行动,她帮着祖父找出所有的镰刀架子和刀刃,磨石也早蹲在屋檐下了。祖父特意抽出时间磨镰刀,清水滴在青石上,刀刃被蹭得霍霍响。

  伏来了,农忙中最要紧的重活儿开始了。

  满山遍洼的麦子黄了,阳光骤然就变得炽烈,好像满肚子都是积攒一年的热量,要在三伏天里全部释放出来。昨天还顶着一抹青绿的麦子,在第二天的阳光下齐刷刷转了色,一种让人内心焦灼的黄,在分秒必争地加速变深。

  “麦子黄了,该收割了。现黄现割,白雨白落。”祖母嘴里念叨着,脚步不停地走动。她一到热天就穿一条粗布裤子,上身是褐色或者灰色的粗布汗衫,脚上永远是她亲手做的布鞋,头上戴着白帽,外头扣了一顶草帽。祖母的草帽没有新过。祖母不抱怨,她拿大针白线把草帽烂出的洞儿、磨损的边儿,密密麻麻地缝合起来。于是,落在她脸上的阴凉,从来都是带着斑驳之影的。

  辛苦种地,为的就是把庄稼全须全尾地收割进家,赶在黄透之前,更要赶在雷阵雨、冰雹之前,多收一些算一些。没人能从我们手里夺走近在眼前的丰收。田家儿女各当家,割麦的割麦,放牛的放牛,做饭的做饭,懒人是要被笑话的。

  为了避开正午极致的热,大家天不亮就下地了,趁着清凉赶紧开割,也有人天黑后还在月亮底下收割。我那时候小,大人没让我跟趟儿。跟趟儿在我看来就是要人的命,一大片麦子,这头望不见那头,黄灿灿一片,你得蹲下去,挥动镰刀,一刀一刀往前割,一直割到另一头去。在酷暑的麦田里,这土地从来没有这样辽阔过,简直没有尽头,每一镰刀都伴随着汗水和喘息。

  汗从头发里往出冒,源源不断,沿着脸往下溜,脖子黏糊糊的,汗水和麦穗上飘的尘土搅拌在一起。人心里就渴望快躲到阴凉下面去,或者跑到沟底的水泉边,扒光了自己跳进水里,美美地泡上一阵。大家的遮阳工具很简单,就是草帽,爱美的女性会买一顶彩色的凉帽,帽子只能遮一下头顶直射下来的骄阳。

  唯一能逃开这酷热的办法是去磨镰刀,蹲在立起来的麦码子下面,嘴里噙一口凉水,一边磨,一边给磨石上吐水。劳作之后的短暂歇息,是这样惬意,这样奢侈。

  镰刀磨好了,喝一口水壶里的凉水,也是很舒服的。最让人惊喜的,是有西瓜吃。这时候,若有颗大西瓜,一刀切下去,沙漉漉的瓤儿红得让人心灵颤抖,抓起一块大口吃,那个松爽呀,简直赛过神仙。可惜村庄偏远,当时乡亲们的生活不富裕,没有奢侈到能够天天吃西瓜的程度。只有这收割天,家里提前派人去集市上买几个西瓜,买回来藏在窑里或者窖里。窑和窖是天然的存储佳地,西瓜久放不坏,拿出来凉凉的。每次下地背一个,放到阴凉下面,一趟麦子割出头,切开了,大家每人分一块或者两三块。

  在麦地里吃着西瓜,你会发现这才是西瓜最好吃的时候。每一口都透心甜,每一口都能把你的心给偷走。

  祖母先不吃西瓜,她给大家磨镰刀,无怨无悔地磨着。西瓜被大家你一牙儿他一牙儿拿走,剩下一大块孤零零地留给祖母。我的心就惦记着祖母的那一块,它怎么那么诱人呢,越看越红,艳得耀眼,多想咬上一口啊。

  祖母终于享用她的西瓜了。她带泥土的手在衣襟上蹭蹭,因为劳作而粗得变形的手指有些笨拙地举着西瓜。她没有咬,放下西瓜,用刚磨过的镰刀切下一小块,给了我,又切一小块,给姐姐,再切,给小叔叔。祖母的一大块西瓜被瓜分后瘦小得只剩了最小的一牙儿。此时,她才满意地吃起来。

  正午来临,再能吃苦的农人,也要回家歇一歇。路上,大家的疲惫露出来了,脚步扑踏扑踏地响着,路面上的尘土都懒得动,静静蛰伏着。回到家,躲在树阴凉下,吃饭,歇午觉。世界静止了一样安宁。小孩子是不乏的,也忘了热,骑在杏树上,眼睛贼溜溜瞅着枝头的杏子,寻找黄熟的享用。割麦的日子能持续十天到半个月。等收割完毕,节奏终于舒缓下来,早秋其实已经不远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1日 2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