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3:25:07 来源: sp20241125
天朗气清,春和景明。故宫内春花盛放,与红墙黄瓦相映成趣。在午门,游客拾级而上。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3个内容各异又相互关联的展览。古老文明的瑰宝跨越山海,与观众共赴一场历经千年的文明之约。
博物馆是承载历史、凝结记忆的文化场所,清明节又素有抚今追昔、感念先人的文化内涵。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市民游客也借此假期走入身边的博物馆、纪念馆,感知历史脉搏、涵养文化自信。
目不暇接 文博机构展览精彩不停
出土于伊朗的拉杰瓦迪纳彩龙纹釉砖,其风格和元代青花瓷器上的龙纹如出一辙;出土于陕西法门寺地宫的刻纹玻璃盘,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文化的密切交流……午门这三大展览各具特色,经由“历史之遇”展串联,连缀起丝绸之路上重要文明有声有色、有形有意的历史长卷。
“以前只是觉得文物很精美,带有异域风情。这次来看展,让我知道了文物背后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文明交流故事。”观众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
春天,万物欣欣向荣。故宫文华殿日前也迎来了新展“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大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亦于近日上新,“圆明园——清代皇家园居文化”特展日前开幕。展览通过190多件绘画、书法、器物、烫样(立体建筑模型)及图样等文物,重现“万园之园”圆明园昔日风采。展览还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呈现“圆明三园”的建成过程,展示圆明园从繁华到消逝的历史变迁。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表示,圆明园记录了中国辉煌的历史和沧桑变迁,此次展览极具文化及历史意义,期望香港市民和内地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能由此加深对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识。
“文字之都”安阳推出“大邑商·夜安阳”博物馆夜游开放活动,包括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博物馆、安阳博物馆在内共六个场馆都将开放时间延长至夜晚。其中,殷墟博物馆增加千张“零元票”,每日前1000名预约的观众可免费参观;安阳博物馆则在4月4日晚推出甲骨文书签体验活动,游客可动手拓印制作一张甲骨文书签,感受甲骨文字的魅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为此次夜游活动打造了“一片甲骨惊天下”青少年主题展览,主要介绍甲骨文的发现、传世、发掘以及甲骨文记载内容等,引导孩子们探寻汉字的演变历程。“希望青少年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更好地了解甲骨文,了解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冯明慧说。
传承习俗 丰富活动突出节日内涵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融汇了丰富的民俗活动。这个假期,许多文博机构依托自身馆藏文物资源,推出许多寓教于乐的社教活动,让清明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放风筝是清明节普遍流行的习俗之一。名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就描绘了小孩子在春天里放风筝的情景。辽宁博物馆在4月4日上午推出“巧手绘纸鸢”活动,现场观众动手画风筝,共同感受春天的节日乐趣;内蒙古博物院将春日研学游从馆舍延展户外,在大黑河畔风筝节,看万千纸鸢乘风起,传承风筝制作的非遗匠心。
4月5日上午,在天津博物馆一层,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诗会”拉开帷幕。诗会以经典诗词对话馆藏文物,带领观众领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诗会中还设置“飞花令”挑战赛,体验古人春游盛会中传统对诗游戏的乐趣。还有趣味诗词互动游戏“文物诗心”对话,用诗词作为对话古今的钥匙,让观众了解文物与诗词的内在联结。
北京地区的文博场所将于清明节推出98项展览和文化活动,邀市民体验节日传统。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在假期期间每天上下午将各举办一场智化寺京音乐展演,观众可以在古寺中聆听传承500多年的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北京民俗博物馆推出古代趣味运动会,通过射柳比赛、投壶大赛、牵钩之戏等游戏体验,让观众感受传统节日游艺的乐趣。北京艺术博物馆于清明节当天推出“物上记忆:思忆清明”二十四节气体验活动,邀请观众以万寿寺玉兰花为纹样,制作传统木艺版画,学习传统刺绣技法。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希望广大文物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和时代内涵,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人民网)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