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更多村民寻找致富途径”(帮扶县驻村手记)

发布时间:2024-12-05 11:01:40 来源: sp20241205

  河北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随着清越的鸡鸣在静谧的山坳回响,石门村村民李双合赶忙起身,简单吃了早饭,就同妻子驾驶厢式货车出发了。

  车行蜿蜒山路,绕过冬日乡野,待副驾驶座位上补觉的妻子醒来,北京密云区冯家峪镇的集市到了。看一眼时间,刚刚6点多。寻一片空地,车稳稳停下,忙碌开始了。

  搭架、卸货、分类摆放……李双合干起活来十分干练。不多时,一个简易服装摊位支了起来。上衣、裤子挂在架上,鞋袜配饰摆在车前,井井有条。

  “大哥,这款裤子有黑色的不?”“有,拿给您试试。”迎来第一位顾客,李双合赶忙招呼。做买卖20多年,对老乡的需求,夫妻俩熟稔于心,“耐脏耐穿,适合干农活,卖得才好。”一番讨价还价,一单开张,李双合脸上露出笑容。

  上午11点多,顾客渐少,夫妻俩收摊往回走。“半天下来,挣了有几百元吧。”李双合掰着手指算起账。这些年,从小三轮到大厢货,他的“流动”服装生意越做越大。

  在石门村,像李双合这样到山外找路子的人有不少。村民口中的“能人”许国才,便是其一。

  每逢农闲,许国才一边联系用工方,一边组织有意愿的村民到北京务工。天不亮就开着面包车,带上务工队,到密云做些栽花种树、垒坝筑堤的活计,晚上再将村民带回家。

  “只要踏实肯干,两三季工期下来能挣到不少钱。”许国才满怀信心。为了帮老乡获得更多务工机会,马营子乡还牵头成立乡村劳务服务中心,按业务种类拉起劳务专业队,线上线下提供用工信息和技能指导。

  一场大雪不期而至,顾不上雪后路滑,驻村第一书记张函岱赶到村民李守民家,捎上两件棉衣,将前几日卖小米的钱送来。“谢谢小张,比往年又多卖了不少钱。”李守民拱手道谢。

  石门村距离乡里县里都不近,加上老人多,农户家里产的山楂、板栗、小米等山货,不易出手。2023年初,张函岱从滦平县税务局来驻村,如何让山货“远走高飞”,他决心想个法子。

  隆冬时节,小米是不少人的食补之选。考虑到老乡自家种的小米品质好、无添加,自己又懂一些网上宣传,他打算一试。

  联系好,开上车,张函岱和驻村工作队队员黄平、郭其琛登门收货。“大娘,咱家今年种了多少,留下吃多少?卖多少?”刚进村民王桂芝的院子,他就俯身抓起一把小米,放在手心搓捻,看色泽、闻气味。几家下来,后备箱满满当当。

  回到住处,分装打包,每袋5斤,用印有石门村标识的袋子进行包装。一切就绪,他写起了微信公众号。从食疗功效到储存妙招、烹食方法,清晰在列。“‘酒香也怕巷子深’,还得多宣传。”点击发送,不一会儿,便收到许多订单……

  货出山,人出工,除了到外面闯一闯,村里人还琢磨起“引进来”的主意。

  村口的张栏英家院门前,一包包商品摆放整齐。张栏英是村里的美团“店长”,大家买生活用品、当季食品经常找她。

  张栏英正蹲在一堆货中找订单。“以前一入冬,能囤的都是萝卜白菜。想买点好吃的不太方便。”得知美团优选下沉到村,张栏英申请当了“店长”。

  浙江的鱼,福建的茶,海南的果……如今,村民只需提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平台便将商品统一送来。

  “带动更多村民寻找致富途径,要让物流、人流、信息流等各类要素动起来。动起来,就能发展得更好。”马营子乡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天色渐暗,夜幕下的石门村宁静美丽。偶有车辆驶过,车灯与山乡灯火交织着,星星点点,充满生机,饱含希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7日 07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