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党建工作有了“北京品牌”

发布时间:2024-11-16 08:33:43 来源: sp20241116

12月13日-15日,2023年第二期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开班。来自北京市各区委教育工委组织科相关同志,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等70余人参加线下培训,全市中小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书记通过网络直播参加线上学习。

第一期“首都教育党建大家谈”活动同步启动。围绕“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践探索”“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如何发挥党组织作用”两大主题,通过大家之声、情景展示、经验分享、专家点评等方式,碰撞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稳步前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沈千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北京市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力有序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聚焦“领导体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两大主题,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举办第二期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市级示范培训班,建立网络直播全覆盖培训体系,组织开展第一期“首都教育党建大家谈”活动,书记、校长代表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社会普遍关心的领导体制改革,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小学校先进党组织创建等一系列话题,交流经验、分享智慧,全市中小学校3.64万余人次线上参加活动。“首都教育党建大家谈”是继北京市开展先进党组织选树创建后的又一项基础教育党建工作创新举措,旨在为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搭建学习借鉴和经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培树先进典型,打造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北京品牌”。后期,北京市将继续开展“首都教育党建大家谈”系列活动,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互动,共同探索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首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党的先进思想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

芦咏莉(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一次学校治理方式的变革,其核心在于将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主张转化成为办学治校、学生发展的基本遵循与方向。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是无法在书本中、课堂上独立完成,需要与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相结合,需要走进真实的世界去体验、探索和验证,需要父母的言传与身教。因此,集团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思想和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等,展开了一系列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

其中,“一月一话题”是学校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即每个月师生围绕理想信念,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概念理解、情境辨析、经典、榜样分享和行动宣言四步骤,在对话与思辨、阅读与访谈、体验与行动等实践过程中,完成对党的先进思想和主张“知-信-行”的学习全过程。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以党先进的思想与主张凝聚起来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也是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本质特征之一。

以党建激发办学治校内动力

王教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经济开发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近年来,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回顾取得的成绩,得益于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学校以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关键点,激发办学治校内动力,通过“零一二三四”工作机制,焕发基层党建工作生命力。学校配优配强党组织“核心零部件”,依照“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完成10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和组织架构调整。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健全“双培养”机制,全面实施“雁阵工程—名师工作室”计划,建立25个党员名师工作室,持续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同时推进“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德育工程,讲好党课、开好思政课、上好专业课。学校全方位构建“激励﹢约束、防控﹢制度、监督﹢管理”的督人促事机制,多措并举压实主体责任落实。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坚持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学校10个党支部打造“心之航”特色党建品牌,党支部凝聚力显著增强。

坚持党建引领 实现高质量教师发展

梁小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一小西二旗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学校党支部充分探索构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组织、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以此激发办学活力。

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的作用。作为中关村一小教育集团党建工作委员会的一员,参与讨论集团及各个分校、校区未来的发展战略。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探索学校党建工作新思路。

落实党组织“抓班子、带队伍”的作用。学校党支部把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等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培育党员教师在人格品质、专业修养上做好“旗帜先锋”。教师们不可能都成为教育家,但是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

实现党组织“作决策、保落实”的功能。学校在基本管理制度中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的全面领导地位,实现党组织从后台到前台的角色转换。例如,学校结合集团党委名师工作室,充分利用集团科研团队力量,制定教师轮岗“三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本”,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则为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道”。“本立而道生”,这是学校的思考与探索。

健全完善机制 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

申敬红(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书记)

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实践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三位一体,有机联动”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

学校健全完善学校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体系,以此解决集团校规模大、校区多、决策事情多的问题,这是党组织集体领导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及时性的保障。这里的制度包括《学校章程》等基本制度,《党组织领导职责》《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重要制度,以及《集团校干部选聘制度》《集团校后备干部培养制度》等其他制度。

学校健全完善学校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分工机制、沟通机制、工作机制等运行机制,确保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集团化办学的全过程的保障。

学校不断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将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意识与能力,如将党委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有机融合,形成了良好有效的育人合力。

建立“三组三会”机制促进深度融合

崔楚民(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党委书记)

集团化办学强调整体性和融通性。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背景下,集团校建设更突出学校党委在把准方向、统领全局方面的领导作用。学校成立了“大思政”研究工作室,联合高校统筹“大思政”课建设,形成小初高大学思政一体化纵向贯通。在年级治理层面,我们将党支部建立在年级组,将党小组建立在班级组,建立“三组三会”机制,促进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家校社协同育人。

“三组”是在年级组形成级部主任、内设党支部书记、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的协同工作机制,党小组建设中创新引入家长委员会党员代表,将家校共育纳入到党组织领导。“三会”是指班级组导师例会、新型班会和家庭会议:班级组导师是以班主任为核心,每班8-12名班级任课教师共同组建的班级组导师团队;新型班会由学生、班级组导师、家长共同参与,是班级新型治理模式的体现;家庭会议由班级组导师指导学生、家长在家中召开,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就是要从组织结构上、人员配备上、工作机制上有效促进党建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大思政”课程群赋能师生发展

刘锦震(北京学校党委书记)

北京学校党委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全学科、多主体、全过程的“大思政”课程群建设与实施。学校党委锚定地处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组织学科教师围绕“北京中轴线”“大运河”“一带一路”等开设“大思政”校本课程,为学校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夯实文化本色。

学校经过努力,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牵头、人大附中参与的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同时,由党员教师带头,各学科共同参与,开展了“党组织领导的“大思政”课程群构建研究”专项课题研究。

学校党委鼓励教师跨学科协作,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出一系列课程思政示范课。

北京学校党委领导的“大思政”课程群建设与实施,以党委推动全学科参与,全面激发了一线教师的能动性,改变了传统课程的灌输与说教模式,让学生成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和主讲,引导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增进爱国情怀、提升文化修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遵循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落实好领导职责

常晓玲(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党委书记)

根据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要求,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组织会议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各学校的党组织会议已形成例会制度,确保如何遵循议事规则,高效开好会议,以促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有效贯彻实施。

党组织会议讨论决定的是学校重大问题,党政分设的学校采取书记校长沟通会或定期议事等形式,对拟提交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进行充分酝酿。书记、校长应在会前听取对方意见;意见不一致时应暂缓上会,待进一步交换意见、取得共识后再提交会议讨论。党政一肩挑的学校,书记应当在会前就议题事项与有关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充分沟通。

书记要在党组织会议中发挥引领作用。作为会议主持人,书记不仅是议程的宣布者,还要做思想动员,注重政策导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党组织会议上,校长作为副书记,要自觉以党建思维看待议题,明确议题涉及事项的政策依据、工作出发点等,充分表达办学治校的理念,体现出对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原则性、合理性的引领。

培育党建品牌构建集团治理新格局

何石明(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近年来,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校十址的教育集团,作为有四所小学、六所初中和两所高中的集团校,教师队伍中有48%是党员。作为丰台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首批试点单位,学校梳理近10年来的办学基础和党建成功经验,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培育出“尚品党建,塑魂立人”的党建品牌,探索形成了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的集体决策机制,构建了“同心同德,各具特色”的集团治理新格局。

学校始终加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党委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校长按照党组织集体决议依法行使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职权,回答和实施“培养尚品中国人”的目标。在集团党委党建品牌的成功经验上,学校党组织带领不同校区、不同学段的六个内设党支部,依据各自校区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创建支部党建品牌。

在未来办学实践中,学校将以更高站位强化党组织建设,不断改革创新,切实提高集团化办学品质,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更好地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把党建作为引领学校工作的置顶要素

王小垂(北京市盲人学校党委书记)

学校党委在推进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过程中,形成了“引领·赋能·保障”的党建实践,探索出了“置顶、贯穿、兜底”的工作方法,将党的建设各项要求与学校治理、教育教学业务、环境建设与安全等工作全要素融入、全过程同步。

学校把党建作为置顶要素,在部署中先于业务进行安排,做到理论先学一步、干部先知一步、党员先行一步。学校还把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在推进中伴随业务始终,力量上要求全员参与,方式上要求贯通全程,空间上明确体现全域。学校还把党建作为关键支撑,在发展中发挥保障支持作用和兜底作用,由此实现了先行动、全覆盖、强后盾的目标。

下一步,学校将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牵引,围绕建校150周年“中心轴”,着力推动“北京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数字赋能特殊教育改革”“扩大视障外其他类残障生源招生”三大项目,助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形成首都特殊教育高质量普惠发展的生动实践。

立足首都站位 用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鸿杰(北京教育党校办公室主任、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首都教育党建大家谈”是全市普教系统党建领域一次极具新意的专业行动,一项极具深意的专业机制,一个极具创意的专业平台,特点鲜明,意义重大。活动邀请了不同学段、不同区域和不同办学类型的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来分享交流,话题范围广、角度多,内容丰富。

2022年,全市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启动,逐步建立健全了诸多长效机制,如专班推动机制、培训指导机制等,政策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等非常丰富。“首都教育党建大家谈”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五大方面的成效:立足首都站位,体现对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不懈追求;把握首要任务,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弘扬首创精神,开展研究研判,凝练阶段成果;坚持首善标准,体现品位意识、品质意识和品牌意识;争创首位成果,提升对规律性把握的认知。

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要牢牢把握一条主线——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首都教育党建大家谈”活动使这条主线更鲜明、更清晰、更突出。改革还要彰显两大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其中,思想自觉是要自觉胸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行动自觉是要自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2024年是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三年三步走,走在全国前列”的成果验证年,是北京市中小学校先进党组织的挂牌深化年,是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战略举措的发布落地年。未来,我们还要提升三大能力——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战能力,妥善处理五种关系:一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三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四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筹;五是当下和未来相贯通。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推长线之举,筑长效之基,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专业努力。

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的优势

曹海翔(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

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尤其是观摩“首都教育党建大家谈”活动,收益良多。作为党组织书记,通过听取专家报告和与教育同仁的交流分享,我对学深学透和贯彻落实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体会。

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学校的“班长”,要以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要求,从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从夯实教育强国基点,从培养时代新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度,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和办学治校的素质能力。清华附中是北京基础教育领域的名校,也要在学校体制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党建引领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优势,更好助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和高质量发展。

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李秋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有幸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专家的引领启迪、“首都教育党建大家谈”的“头脑风暴”,知名书记、校长交流经验、碰撞智慧,令我受益匪浅。

作为基层学校,我们坚持把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我们带领干部教师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与集团内学校优势互补、搭建多元平台,打造“4﹢4﹢ N”活力课程,即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和读书节四大节,民乐、管乐、合唱和舞蹈等四大团,N个科技类、体育类、艺术类、学科拓展类多彩课程。坚持校外拓展,探索“三门”资源体系,即敞开校门、跨出区门,迈出国门,培养具有中国根、红色魂、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来源:现代教育报)

(责编:李依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