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何以成新疆石河子市的味觉记忆?

发布时间:2024-11-27 17:41:21 来源: sp20241127

如果说粗犷大盘是食客印象中的新疆饭菜特点,那石河子凉皮就如小家碧玉般的精致(资料图)。史玉江  摄

   中新网 乌鲁木齐3月2日电(史玉江 王艺蒙)“师傅,这次采访还没吃到石河子凉皮,麻烦绕下道,我买两份带上。”日前,在一辆即将开出石河子市区的车上,一位媒体同行对司机喊道。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称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家人和朋友团聚时,不管桌上有什么“大菜”,总少不了凉皮的“身影”。凉皮本是多地常见的小吃,何以能从新疆风味各异的众多凉皮中脱颖而出,成为到石河子出差、观光者满足味蕾的“标配”?一碗看似普通的凉皮,何以让每一位手握长筷的市民,在熟悉的味觉体验中寻觅到归属感和味觉记忆?

凉皮是石河子市的一张美食名片。史玉江  摄

  石河子凉皮的由来

  “妈妈经常给我和弟弟妹妹做凉皮吃,那时调料很简单,凉皮蒸好后切条,就放几滴芝麻油,很美味,那是我童年的记忆。”憨莉说起儿时的情景,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憨莉是第三代石河子凉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其制作技艺于2014年入选兵团级“非遗”。

憨莉是第三代石河子凉皮制作技艺传承人。王艺蒙  摄

  憨莉做凉皮的手艺源于她的外婆。外婆一家1958年从外地来到新疆后定居石河子,把从山东做凉皮的手艺传授给憨莉的妈妈。吃着外婆和母亲做的凉皮长大的憨莉,笑称这是她和凉皮的缘分。这门手艺也让憨莉的生活发生着改变。

  1988年,刚成家的憨莉和丈夫在八一毛纺厂摆起凉皮摊,不想却成为当时最受工人们欢迎的小吃。每天一出摊,卖凉皮的小车总是被围得满满的。憨莉回忆,该厂领导特招她进八一毛纺厂食堂工作,专门给职工做凉皮,让她成为厂里人人都熟悉的“凉皮姑娘”。

  凉皮店是石河子的一道风景

  如果说粗犷大盘是食客印象中的新疆饭菜特点,那石河子凉皮就如小家碧玉般的精致。

  20世纪90年代初,石河子八一毛纺厂、八一纺织厂、八一糖厂周边住宅区的凉皮店如雨后春笋。憨莉回忆,“一两间屋子里,放置着长桌、长凳,不管刮风下雨,都会食客盈门。”

说到秘诀,憨莉称,制作凉皮不难,难在制作出一张好凉皮。王艺蒙  摄

  1997年,从厂里离职的憨莉和丈夫在厂区开起凉皮店,寒来暑往中名声远扬。“凉皮的价格从最初的0.4元到了现在的十多元一份。”憨莉感慨,价格的变化既见证了石河子市的发展变迁,也承载着父辈们在荒滩上建造家园的情感记忆。

  如今,石河子凉皮成了当地人最喜爱的特色快餐。漫步于石河子市大街小巷,每条街巷相隔不到百米准会看到凉皮门店,每家店做的凉皮口味虽有细微差别,但大都生意兴隆。凉皮店成了石河子的一道风景。

  “可以喝汤的凉皮”

  和面、备料,一大早,憨莉就和丈夫白清宝忙活起来。

  说到秘诀,憨莉称,制作凉皮不难,难在制作出一张好凉皮。“如何把凉皮做的口感爽滑、面筋筋道,每一步都不能将就。”

  “摊面皮的手艺、火候的掌握、料汁的配比、辣椒的选择都很重要。”憨莉说,蒸凉皮时,一见面皮起褶要快速盛出,大火才能迅速出面皮。

  配方有讲究,憨莉熬制卤汁的调料有20多种。“火红的辣椒面掺入不同配料,再用热油浇淋。”憨莉说,红润透亮的辣椒油是凉皮出味的“法宝”。

  “把不同口味的汤料淋在上面,最后浇上一勺油泼辣子,让每一根凉皮都在汁水中滋润、起味。”憨莉说,石河子凉皮具备了区别其它凉皮的一大特色——“可以喝汤的凉皮”。

  憨莉毫无保留地说出“独门手艺”全过程:用地产的冬小麦面粉,经和面、洗面、沉淀、过滤、发酵、蒸熟、烫皮等工序,“这些是个细活”。再依次放入红油辣椒、花椒粉、芝麻粉、花生碎、香料卤水、蒜汁、姜汁、盐水、香醋等,最后加入香菜末、黄瓜丝。

配方有讲究,憨莉熬制卤汁的调料有20多种。王艺蒙 摄

  憨莉说,她做的凉皮可当小吃,也可作主食,还可当菜肴,可热可凉,不受季节影响。

  石河子凉皮是这座城市的味觉记忆

  首次到石河子,你若让当地人推荐美食,他们一定会问:凉皮吃了吗?

  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外地游客到此,都会慕名品尝石河子凉皮。石河子“凉皮一条街”是吃货们的聚集地。八毛凉皮、白家凉皮、月月凉皮等凉皮店汇聚于此,每家凉皮店都有自己的风格、口味,这既是凉皮的味道,也成为石河子这座城市的味觉记忆。

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外地游客到此,都会慕名品尝石河子凉皮。王艺蒙  摄

  在这里,你会目睹从刷油、铺面浆、蒸凉皮、切凉皮到浇汤、调味全过程。那翻飞的刀工、淋漓的调料,每一条凉皮的纹理、每一片青菜、每一滴酱汁,就是一种生活艺术的展现,香醋的酸爽,芝麻、花生的浓香,面皮的筋道,其口感清爽不油腻。一碗下肚后酣畅又清爽,这便是石河子凉皮的滋味。

  烤肉拌凉皮,是在石河子能普遍见到的景象。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地人可谓将凉皮的吃法研究到了极致,发展出怪味、特色、经典……等各式各样的汤汁。

  “让它走得更远”

  63岁的憨莉说,凉皮是她做了三四十年不曾停歇的一件事,“我当过工人,下过岗,但怎样做好凉皮,让它美味,是我最想去做的一件事。”

憨莉说,石河子凉皮受欢迎,是一直保持不变的味道和品质。王艺蒙  摄

  30多年来,憨莉的凉皮店在石河子市有了响当当的名号。“石河子凉皮受欢迎,我认为是一直保持不变的味道和品质。”

  小成(化名)是憨莉徒弟的孩子,大学三年级,只要回到家乡必去她那吃凉皮,还计划把这项技艺当做今后创业的一个方向。

  如今,小成已学会调制凉皮,憨莉希望将手艺传下去。“我手中的不仅仅是一碗凉皮,也是一代代人情感记忆,我要做的,就是教会更多的人,让它走得更远,也别忘了来时的路。”(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