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0:17:50 来源: sp20250111
【特别关注】
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走完传奇一生,享年100岁。
作为世界著名战略家,基辛格的人生堪称一本行走的历史教科书。在冷战的风云变幻中,基辛格奉行现实主义的均势政策,以“穿梭外交”等方式在斡旋中东、结束越战、美苏缓和等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最为世人熟知的是推动中美关系破冰。1971年仲夏,基辛格秘密访华,于历史跌宕处打开通向北京的大门,与中方携手促成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打破隔绝、对抗坚冰,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翻开了中美关系新的篇章。此后,基辛格百余次访华,推动历届美国政府奉行积极对华政策,致力于中美关系发展成为其外交生涯中最华丽的篇章之一。中国人民重情讲义,不会忘记老朋友。这是基辛格去世在中国舆论场引发广泛关注的原因所在。
斯人已逝,基辛格的人生经历是不可复制的,但他的外交智慧遗产仍会持续影响中美关系及世界。
近些年来,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遭遇急风险浪,驶入迷雾笼罩的未知水域。在对中国崛起无端焦虑的背景下,美国政府一些人错误地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鼓吹中美“接触失败”,渲染“对话无用”,声称“合作共赢只是政治口号”,想方设法抹黑、围堵、打压中国,导致中美关系陷入低谷。
面对中美关系的疾风骤雨,基辛格忧从中来。他频繁参加活动、接受采访,就中美关系等话题发表看法。2019年,基辛格称中美关系处于“冷战的山脚”。2021年,他警告两国关系“已站在悬崖上”。今年5月,在100岁生日前夕,他再次发出警告称,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中两国能否和平相处。7月,他以百岁高龄访华,受到高规格接待。他说:“我在100岁的时候来访问中国,是希望中美两国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世界秩序。”
毫无疑问,外交捍卫的是本国利益,基辛格也不例外。但是,何为国家利益,以何种方式维护国家利益,则受到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影响。基辛格深谙国际关系史,能够从历史的长远眼光和时代发展大势出发,凭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对准确的理解,超越意识形态偏见,跳出国内政治羁绊,深刻洞察真正的美国国家利益,务实理性负责任地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
基辛格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两国人民友谊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已经被中美合作的惊人成果证实。成果之巨,即使是睿智的基辛格也没有想到。据基辛格回忆,他曾对“上海公报”中的贸易与交流部分不以为意,“双边贸易可能的最大量,我们纵然再努力,顶多也只占我们整体经济的极小份额。”因而他放手把这一“边缘领域”的磋商交给别人。而“上海公报”发表50多年来,中美关系最惊人的成果恰恰来自贸易与交流,曾经可以忽略不计的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到7600亿美元双边贸易和累计2600亿美元双向投资。
中美合作为双方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红利,人类社会承受不起中美对抗的后果。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世界秩序,美国也不可能实现其国家利益。从这一点来说,尽管国际格局已今非昔比,但是基辛格的外交智慧和艺术并未过时,与鼓噪“脱钩断链”、制造对抗冲突的冷战思维形成鲜明对比。
“舵手必须懂得该怎样驾驭风浪,否则会被大潮所吞噬。”基辛格回忆起1971年秘密访华经历时,时常提起中国领导人所说的这句话。在基辛格看来,历史中的个人不完全受“不可避免的力量”摆布,人是创造者,而不只是工具。“每个伟大成就在成为现实之前都是一种远见,它产生于勇于担当,而不是听天由命。”
对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基辛格早就支了两招。一招是,两国关系发展应遵从“战略互信、共同演进”,即不求双方走到一条路上去,但求你发展我也发展,共同做大蛋糕。至于演进到什么程度,需要双方在演进的过程中摸索和探讨。另一招是,中美合作在冷战期间是基于应对“共同的威胁”,在冷战后是基于追求“共同的利益”,今后则要基于应对“共同的问题”。合作之路必定复杂,一时的感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仍能持续的行为模式的能力。
在动荡变革的时代,经过时间考验的经验,应该得到尊重。继承和发扬基辛格的战略眼光、政治勇气和外交智慧,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让旧金山愿景照进现实,推动中美相互成就、共同繁荣,是两国人民之福和国际社会之愿。
(本报记者 曹元龙)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