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发布时间:2024-11-14 15:08:35 来源: sp20241114

  来到一座城市,走进一家博物馆,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每逢假日周末,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等一众网红打卡点,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总是排起长队。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近年来,太原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保护方针,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将博物馆作为主阵地和突破口,集中打造“经典”“智慧”“群众”“革命”4类博物馆,全市建设各类博物馆101座,平均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博物馆之城”初具雏形。如今的太原,百姓身边的博物馆随处可见,成为太原市的一座座文化坐标。

  走进位于太原西南角的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仿佛进入了考古现场。考古现场“搬”进展厅,是这座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这个今年开放的太原市第101座博物馆里,观众可跟随考古工作者了解考古发掘过程,也可以体验制陶与拓片、古陶罐和青铜修复器、绘制器物和纹饰等一系列考古基本功,触摸、体会太原厚重的文化和历史。“深埋于地下1000余年的晋阳古城,在岁月的侵蚀中静静诉说着太原这座千年古城的锦绣繁华。发掘好、保护好、整理好、阐释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历史信息,是文物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说。

  在这些博物馆中,参观者能看到历史的传承,感受到文化的自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有2500年建城史,晋阳古城承载着一段段历史记忆:春秋末期,晋国赵氏一族领袖赵鞅——《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在太原盆地北端,晋水之北建设城邑,是为晋阳发端。宋太宗赵光义,一把火毁掉了辉煌1500年的晋阳城。之后,太原易地建设,千年时光,晋阳古城遗址鲜少有大规模建设,一座唐五代时期的城市遗址完整保存。这在全国同一时期遗址中罕见,成为人们了解唐五代城市建设的标本。

  近年来,太原加大投入,通过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位于太原市东北郊的徐显秀墓,如今是炙手可热的北齐壁画博物馆,也是全国首座原址建设的北齐壁画专题博物馆。厚重古朴、科技感十足是这座博物馆的特点。穿行各个展厅,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战乱时期短暂和平辉煌的北齐时代。这座建在原址上的博物馆,不仅在文物保护上成效显著,巧妙地利用盗洞与外界交换空气,更借助科技力量让壁画动起来“活”起来,打造出考古过程“L”幕三维动画、北齐民风二维动画、别都华彩壁画互动、壁画瑞兽环幕动画等沉浸式体验场景,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博物馆奇妙之旅。几乎每一个动画都吸引一批批游客驻足拍照合影。

  在太原,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依托数字技术,让文物鲜活可触可感。今年5月中旬,“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在希腊雅典举行,当地大批民众前往欣赏了解中国石窟艺术。3D打印的石窟雕塑复制品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观展者还带上VR设备,身临其境体验石窟之美。

  龙山石窟始凿于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等不同时期,现存洞窟25座,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是东魏至隋唐时期我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作。近年来,文物工作者通过艰苦努力,最终数字复原了主要造像。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作为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广项目,先后在法国、埃及等地展出。展览借助沉浸式影院、幻影成像、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数字化再现散落在9个国家、近30座博物馆的100余件天龙山造像。在天龙山石窟数字博物馆,借助沉浸式影院等科技手段,通过“序”“山”“佛”“人”4个板块,可以全面看到天龙山石窟的历史和艺术成就。

  太原市重视博物馆建设,出台《太原市文物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博物馆作为“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支撑,加快构建以历史类博物馆为基础、专题性博物馆为特色,以国有博物馆为主干、非国有博物馆和类博物馆为补充的基本架构,初步建成了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围绕三晋文化、晋阳文化、晋商文化、醋文化等不同类型具有三晋特色的博物馆,太原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矩阵。山西博物馆、太原博物馆、晋祠博物馆今年都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晋商博物馆,一座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督军府旧址为依托建立的博物馆,通过一件件账册、汇票、地契记录晋商历史;在铁路工程师楼旧址,山西铁路建设博物馆展示着铁路发展的历程;在太原城市记忆馆,一件件老物件、老照片,让人感受到民国时期太原市民的生活与城市发展的变迁。文物建筑、名人故居、工业遗产,一座座承载着历史信息的建筑,成为太原群众身边的博物馆。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