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千米

发布时间:2024-11-27 11:44:59 来源: sp20241127

原标题:我国已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千米

从8日召开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上获悉,由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我国已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千米,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海域9.33万平方千米,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千米,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并不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管辖海域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三大气候带,海岸线漫长曲折,海底地貌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有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红树林、河口、海湾、海岛等典型生态系统,是西太平洋斑海豹、中华白海豚、布氏鲸等珍稀濒危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和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关键区,在维护全球海洋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部建立健全中央地方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形成了“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观测监测系统。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专家介绍,具体表现为,近岸海域海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和化学需氧量无明显变化,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有所下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总体保持稳定。但受全球变暖影响,2023年夏季,我国近海表层水温较常年偏高0.8℃,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高位。

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其中,珊瑚礁广泛分布于福建东山以南海域,近岸海域以海南岛周边分布最广。造礁石珊瑚种类占世界已发现总数的40%,珊瑚礁鱼类近600种。2023年,各监测区域活珊瑚覆盖率较2020年有所增加,生物群落结构总体保持稳定。但部分区域受海水升温影响,发生珊瑚白化现象。

近岸海域海草床分布面积约107平方千米,辽宁兴城、河北曹妃甸、广东湛江和海南文昌、琼海是海草床主要连片分布区。2023年,监测区域海草盖度较2020年有所增加,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总体适宜海草生长。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红树林总面积292.09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五省区。共记录优势树种27种,以海南最为丰富。2023年,监测区域红树林生态状况均为优良。

此外,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3大河口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沉积环境良好。黄河口富营养化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少,长江口多次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稳定向好。(记者杨舒)

(责编:方经纶、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