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声”揭示中华文明传承密码

发布时间:2025-01-05 01:10:09 来源: sp20250105

  4月16日拍摄的武王墩一号大墓发掘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淮河南岸,一座沉寂了2000余年的战国时期楚国大墓徐徐揭开面纱,传来今年考古界的重磅“新声”。

  这是位于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徐洼村的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16日在安徽省淮南市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据悉,历经近4年的发掘,目前已在武王墩一号墓提取漆木器、青铜器等编号文物超过千件,包含青铜礼器、生活用器、漆木器、乐器、俑等。此外,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和采集100多句、近千个楚系墨书文字。

  “这些能较全面反映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图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考古项目负责人宫希成表示,武王墩一号墓年代处在封建国家体系趋于解体、大一统国家即将孕育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研究周、秦、楚、汉历史演变和秦汉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及文化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学是塑造民族历史认知的重要知识来源,以武王墩为代表的新史料不断用科学实证向世人展现古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根系和发展脉络。

  史学家曾提出,楚文化蕴含进取、团结、开放、和谐、爱国的精神。在淮南市博物馆原馆长沈汗青看来,武王墩一号墓的阶段性发掘成果,充分表明在战国晚期向秦汉过渡时期,中华大地各地区、各流域的人们相互交流,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思想内核也在不断发展并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距今200万年的人字洞遗址、距今约六千年的磨盘山遗址、始建于14世纪的凤阳明中都遗址……江淮大地上一批考古新发现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中华文明延续性、连续性的实质载体。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方辉认为,填补空白、链接缺环、改写认知的很多考古新发现其实都有长期的学术积累,是认真谋划、科学布局、厚积薄发的结果。

  近年来,多种学科知识、先进科技手段与考古研究实践深度融合,使研究者能够从同样的文物上捕捉到更多痕迹,提取出以前难以获得的海量信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治国介绍,在武王墩一号墓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通过搭建低氧考古实验室,为大量有机质文物提供了安全稳定的临时保存场所。

  4月16日,考古工作者在武王墩考古实验室无机质保护室内进行青铜器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除传统的文字和影像记录外,考古队员还采用数字化扫描、测绘等手段对发掘区进行现场空间信息实时采集,对墓葬封土、填土及木椁各层均建立了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同时通过红外成像技术提取椁盖板上的墨书文字近千个,揭示了重要的墓葬营造信息。

  放眼全国,科技赋能考古研究渐成风尚。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以深海科技和水下考古的融合,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也推动了深海技术发展;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开展了环境考古和玉器、金器、青铜器检测分析等,并进行骨同位素、骨骼疾病等研究,为深入了解商文明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随着越来越多考古发现持续涌现,中国各地各部门加大对考古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打造文物主题游等,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良渚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被打造成综合生态复原、公众科普、公共考古等功能的城市文化公园,沿城垣两边而建的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河南新郑的城市标志,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遗址展示、科普教育、学术研究和生态旅游于一体……考古遗产正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记者赵金正、马欣然)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