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创作与修改、评估有了“智慧”帮手

发布时间:2025-01-07 17:57:14 来源: sp202501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生成剧本初稿、缩减科研周期、构建智慧工厂……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辅助高精尖的科学研究,还是在视听创作上的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强大效能,加快赋能千行百业,为创新创造开辟了新的空间。本期报道关注电影创作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呈现人工智能在文化产品生产方面的巨大潜能。

  ——编 者

  不久前,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这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创作类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平台的发布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创作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引发行业内外关注和热议。

  实现从灵感到故事的快速生成

  从一个灵感起步,设置主题、类型、背景、氛围、人物、情节、高潮等十几个维度100余个参数,引导编剧填入自己的想法,由大模型实时生成故事情节,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生成类型片剧本初稿。

  过去不可能发生的事,眼下已经成为现实。“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以汉语电影专属大语言模型为AI底座,目前已完成“剧本初稿生成”“剧本修改打磨”“剧本多维评估”等3个子系统。“剧本初稿生成系统可以从输入创意开始,生成一个4万字到6万字的剧本;剧本修改打磨系统可以对成稿剧本进行快速打磨修改。”西影集团AI实验室首席规划师锁言涛介绍。

  剧本创作是影视行业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中国电影创作中较为薄弱的一环。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涛表示,研发“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的初衷,就是希望做出一个科学的、多维度的、客观的剧本评估系统,让系统看懂剧本、提出意见,进而方便创作者修改。

  剧本多维评估系统目前能够在2分钟内理解5万字的剧本,并生成1.3万字的质量评价报告。但艺术赏析见仁见智,如何衡量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给出的评估?

  锁言涛认为,对于美的鉴赏,人类其实有普遍的共识,“比如黄金分割就是美的一种标准。符合黄金分割的艺术作品就会使大多数人产生美的感受。我们开发这个系统的目标就是针对叙事性强的、强剧情的商业类型片,评估其质量能否达到基本标准。这需要大量的指标参数共同作用,形成针对特定文本的质量评估”。

  锁言涛介绍,系统研发团队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评估系统提供的修改意见,绝大多数是符合创作者心理预期的”。

  提高剧本品质和电影创作效能

  “电影是一种传输媒介、交流载体和沟通方式。中国电影能不能‘走出去’,取决于讲故事的技巧和品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剧作家的助手,将帮助他们完成剧本,大大提高创作的效能。”赵文涛说。

  据介绍,“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的界面设有很多窗口。剧作家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大纲,辅助创作平台可以即时评估某段文字的描述有没有问题,是否符合电影格式。这和传统的创作方式、创作环境大不一样。

  电影监制、导演黄建新指出,在过往的操作中,一个剧本的梗概出来后,业内要认定它的风格、市场方向,分析它的制作预算,一般会开3次10人讨论会,也就是用30个人的视野来讨论定向。修改一个剧本,编剧基本上需要几个月时间,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剧本的浏览速度和修改效率。

  “我们在做投资选择的时候,如果论证过程拖了几个月,可能观众的关注度就转移了。”黄建新说,“某一类型的电影这个时期还卖座,过一段时间就可能出现观众流失,这是因为观众的审美注意力转移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有助于在技术层面保证在一个审美周期里准确地创作出好品质的剧本,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黄建新认为,从这个角度看,西影集团此次发布的平台算是一个先行者,“一定有人把优秀的剧本拿来跟平台进行比较。但技术的迭代有一个过程,先行者总是值得尊敬的”。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还谈到“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中“汉语”二字作为关键词发挥的作用。“‘汉语’不仅是电影创作使用的语言,它还代表着中国人的哲学和审美。”黄建新说,“比如在西方人的话语体系中,有时候他们听到某段话会流泪,我们则不会,我们听到某句话会哈哈大笑,他们则不会。这就是母语的独创性。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中,将汉语作为关键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积极拥抱新技术而非完全依赖

  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电影创作者还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吗?赵文涛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时,必须输入一个创意点去触发它,这个‘火花’特别重要,它是什么样的,就代表着你的想法是什么样的。这就避免了有人认为机器写的剧本千篇一律。如果你对生活没有感受,机器和系统也无法替代你去生活、去感悟。尤其对于现实题材作品而言,倘若电影创作者对生活没有真正的认知和理解,就不会产生好的灵感,系统也就无法给出一个优质的剧本。”

  赵文涛在与国内许多年轻电影创作者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抵触,也不担心自己的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相反,大多数人对科技抱有极大热情,迫不及待想投入对新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中。

  “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一经发布,让更多人看到了汉语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电影创作中的巨大潜力。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为剧作家呢?

  电影《我的姐姐》编剧游晓颖近期试用了“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当你在创作中缺少想法时,系统可以提供启发。我认为系统会对类型化叙事带来较大帮助。”游晓颖说。

  但她同时也认为,辅助平台无法替代编剧本身,“创作中的下意识或者直觉,是人工智能很难捕捉到的,也难以被完全数据化和规律化,而这一部分恰恰是创作过程中很迷人的存在,是传统创作要保留的一个空间”。

  游晓颖还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的往往是常规逻辑上的讲述,在此基础上,创作者反而应该去进行突破,“常规性讲述提供的可能是常规答案,但未必是最好的答案”。

  电影《封神三部曲》的编剧冉甲男也试用了“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她认为,平台在新手编剧的创作中能够提供较高的辅助性优势,同时也能对剧本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调整,“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因为它是去个性化的、最通用的。如果一部作品要投入市场,真正让观众喜欢,一定要有个性”。

  冉甲男以《封神三部曲》为例说明,“原著小说有大量的细节需要提炼,在这方面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极大提高这方面的效率,但是创作中的决策还是要靠人完成”。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