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8:54:42 来源: sp20241122
12月中旬以来,我国集中出现了寒潮、雨雪、低温、冰冻等各类冬季灾害性天气,中央气象台用“天气形势异常复杂”来总结。据气象部门介绍,刚刚过去的这一轮寒潮是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2月最强的寒潮。
回顾2023年,寒潮、高温、暴雨、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频现,气温、降水等数据屡破纪录。极端天气原本是描述罕见天气的专业词汇,但如今,极端天气频发似乎已经成为新常态。2024年,还会有这么多极端天气吗?
关注1
多地经历“最冷12月中旬”
“寒冷”是近期大部分人的感受。据气象部门统计,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刚刚经历了最冷的12月中旬。
以北京为例,此次寒潮、低温天气接连破了多项纪录。气象高级工程师尹炤寅介绍,从低温极值看,17日的-15.5℃为有气象记录以来12月中旬第三低,仅次于1951年12月19日、20日。从平均气温看,12月中旬平均气温-7.0℃,是历史最低。从最低气温的持续时间看,12月16日至23日,代表“北京温度”的南郊观象台连续8天最低气温低于-12℃,排名历史并列第二长。
“从0℃以下天气持续时间看,12月10日23时32分到25日10时44分,观象台的气温均低于0℃,累计时长接近350小时,历史第一。”尹炤寅告诉记者。
12月中旬以来,全国共有7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跌破12月历史极值;山西、河北、内蒙古、湖南等地12个观测站最低气温突破当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区域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
降温和暖湿气流碰撞出雨雪。12月10日至19日,降雪天气从华北、黄淮等地铺展至江淮、江南北部。12月25日,广州出现降雪。
持续的低温使积雪难以融化,华北、黄淮地区长时间被积雪覆盖。北京南部、天津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和半岛地区等地积雪深度有10厘米至20厘米,山东半岛局地超过50厘米。此外,低温和降水结合,贵州、湖南以及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河南中西部、山东西部、福建中部等地出现冻雨。
雨雪低温天气考验着道路交通,以及供水、供电、供暖。12月13日傍晚,山西省运城市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运城市垣曲县的4条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导致当地大范围停电。
山东半岛地区遭遇“冷流暴雪”,威海文登22日8时积雪深度达到74厘米,突破山东积雪深度历史极值(54厘米,2005年12月13日),烟台最大积雪深度也在50厘米以上。
关注2
全球变暖和极端寒潮并不冲突
这场猛烈的寒潮并不多见。国家气候中心二级研究员周兵介绍,12月14日至17日,我国中东部经历的寒潮天气过程综合强度略强于2008年12月4日至7日的寒潮过程,为1961年以来12月的最强寒潮。
目前,12月最强寒潮和持续10天的冷空气已经告一段落。12月25日后,气温全面转暖。近期,北京的气温也在缓步提升,“从概率角度来说,今冬北京很难再出现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低温。但是,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持续加大,‘冷暖快转’的情况还是很可能发生的。”谈及今冬北京还会不会出现极端严寒,尹炤寅依旧将气候变暖作为影响变量加以考虑。
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冬后半段,北方地区可能再次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全球变暖背景下,为何近期出现强寒潮?周兵解释称,此次寒潮和近期的冷空气活动是全球变暖或暖冬的一个“小插曲”。
国家气候中心介绍,谈及某年或某个月份偏暖,不是通过单次天气事件来定的,而是通过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来确定。例如,今年秋季11月3日至7日,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这个时段内气温断崖式降低,但如果计算整个秋季的平均气温,则发现是1961年以来最高,所以是“最暖的秋季”。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增温、西风急流减弱,一系列相互影响后,导致冷空气更容易南下,寒潮等冷事件频发。也就是说,整体气温是偏暖的,但冷暖起伏更加明显,冷和热都很极端。因此,全球变暖和极端寒潮的出现并不冲突。
中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虽然增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极端寒潮强度并未减弱,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范围还会增大。
关注3
极端天气是否会常态化?
周兵介绍,刚刚过去的12月最强寒潮天气过程属于一次极端事件。极端事件也称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一般小于5%或10%。但近年来,“极端”二字频频出现,气温、降水等数据破纪录十分常见。
本周已经是2023年最后一周了,回顾今年,极端天气频现:强沙尘暴、台风“杜苏芮”和华北历史级特大暴雨、台风“海葵”和华南特大暴雨、江苏强龙卷风、夏季极端高温、小麦夏收区“烂场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介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其实每年都会有很多,这是由我国面积广阔、地理复杂、气候多样、季风气候特点共同决定的。“每年都会有,只是种类和强度会有不同。”
如果问2023年我国哪里的天气最极端,周兵认为,京津冀地区的天气最具有显示度。春季,京津冀的沙尘暴天气沉寂多年后又开始增加;初夏到7月,连续4轮高温热浪洗礼、140年一遇特大暴雨引发海河流域洪涝灾害;秋季,早期有极端偏暖的气温,11月开启了3轮寒潮强降温过程。
未来,极端天气是否会成新常态?周兵认为,用不着等到未来,现在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已经成为了新常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趋势。极端天气早已不罕见。
张涛认为,在2024年,高温、暴雨、干旱、台风、强对流、寒潮、沙尘暴、大雾等天气,一个都不会缺失。至于总数会不会越来越多、极端性会不会越来越强,目前的学界共识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长期看很有可能呈现上述趋势,但并不是每年都会这样,整体上是螺旋式上升、往复式增加的。单问2024年的极端天气是否比2023年多,这是不确定的。
此外,气候进一步变暖,将加剧区域面临更大气候风险。未来中国平均气温继续上升,增幅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北方增温幅度大于南方,青藏高原、新疆北部及东北部分地区增温较为明显。极端强降水和重大干旱事件仍呈增加态势。
当极端天气成为新常态,应该如何科学应对与防御?周兵建议,在体系建设上,要将防范气候变化风险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安全早期预警体系。要加强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科学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还要加强防灾减灾科学传播力度,提高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 影响
进入“数九寒冬”警惕这些“冬季病”
气候变化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除了环境改变造成的外伤和常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外,脑卒中、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等均是冬季需要防范的疾病。
12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的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是寒潮天气下需尤其关注的重点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滑防跌倒,如出现失温及胸闷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新京报记者 戴轩
寒冷天气是脑卒中发病诱因之一
急剧降温要警惕脑卒中发病。记者从北京天坛医院获悉,寒冷天气是脑卒中发病诱因之一,冬季脑卒中发病数量相比夏季会有所增加,而且北方多于南方。
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杜万良介绍,随着气温下降,人体很多生理指标会发生变化,比如血压升高、血液黏稠、血流缓慢等,更容易出现血管狭窄或血管闭塞等脑血管病症状,加重发病风险。冬季天气寒冷,人们不愿意出门锻炼,活动量减少易使血糖升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冬季人们往往睡眠不足,情绪容易低落,精神状态不佳,进而导致血液黏稠、血流缓慢,加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容易患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一类是自身存在很多高危因素的人,如患有高血压的人群,长期的血压高会导致颅内动脉发生玻璃样改变,更容易破裂出血。此外,糖尿病、运动量较少、长期饮酒、吸烟、熬夜、肥胖等人群患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很多。
接触野外环境人群需防范出血热
进入秋冬季节,受气候、温度影响,鼠传疾病发生概率增加,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得不防。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
其潜伏期一般为2周左右,早期症状和感冒相似,典型症状为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部、颈部和上胸部发红),另外可出现皮肤出血点、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在城市中出现的出血热病例,临床表现往往较轻而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导致病情拖延而加重,可发展为低血压、急性休克、血管渗漏和急性肾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疾控部门表示,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出血热,一般在疫情发生后,会根据专家意见对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接种。
低温环境注意保暖 小心雪后骨折
在刚刚过去的大范围雨雪寒潮天气中,多地遭遇强降雪。其中,山东威海文登积雪深度屡破纪录,达到74厘米。降雪天气及雪后一段时间,摔伤始终需要防范。
距离上次降雪已有10余天,北京的路面仍有积雪残留,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前两天晚上下班回家,一不小心踩在冰上摔倒,造成了肌肉拉伤。
据了解,摔倒后最易骨折的三个部位是腕部、髋部和踝关节,其中,手腕骨折患者一般占雪后骨折患者的60%以上。大多数人滑倒后的第一反应是手撑地,导致摔倒的力量经手腕传导至前臂,从而形成桡骨远端骨折。
“每年北京的第一场雪,对于我们创伤骨科都是一个考验,急诊接诊量常常会急剧增加,尤其是滑倒摔伤的患者很多。”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李庭介绍,任何年龄段不小心都容易摔倒,但以老年人居多,腰椎骨折也是老年人坐地后容易造成的损伤。
此外,低温环境中,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应重点做好防护措施。户外作业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建议穿戴防寒工作服、鞋帽、手套等,夜间作业应保证良好的照明。雨雪天气外出时,应注意防滑防跌倒,尽量避免在冰面行走或骑行。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选择在一天中相对较温暖的时段作业。在户外作业时,也可以使用一些便携式的取暖品,保证工作服的干燥和保暖,如果衣物潮湿应及时更换。
■ 保障
寒潮过后 粮食和蔬菜还好吗?
12月24日,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赵家尧河村外,大棚旁边的地里还有未化的积雪,大棚里的温度则慢慢升了上来,菜农隋志华的两个大棚中,茄子正在上市期,随着气温回升,夫妻二人也变得忙碌起来。
25日开始,我国大部地区的升温脚步将逐渐加快,在经历了持续低温后,大棚里的蔬菜、北方的冬小麦、南方的冬油菜是否受到影响?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种植户和相关专家,了解粮食和蔬菜如何度过寒潮,寒潮之后又该注意哪些风险。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大雪对控制冬小麦旺长有帮助”
冬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越冬作物,主产区主要位于北方的冬小麦,在今年遭遇了连续的气温波动,初冬时节,连续的高温让不少地方的冬小麦旺长,近期突如其来的寒潮和大雪,又给它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山东德州齐河县农业农村局一位农业干部告诉记者,今年入冬以来,当地气温一直较高,冬小麦有旺长现象,冬季旺长可能会导致冬小麦来年力量不足、影响收成。而此次大雪,对控制小麦旺长很有帮助,可以让小麦在冬季积累更多力量。“寒潮之前,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控旺措施,这场大雪帮助了我们,小麦被大雪覆盖后,不再旺长,而且大雪和低温还会杀灭一部分病虫害,减少来年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团长、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说,“针对本轮低温天气,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和小麦专家团专家,积极调度河南、山东、安徽等小麦主要种植省区,会商研判我国小麦主产区受到的影响。”
长江两岸冬油菜受影响不大
北方白雪皑皑的时候,南方也同样受到寒潮影响。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冬油菜主要的产区,位于湖北黄冈的种植户缪小雄告诉记者,他的4000多亩冬油菜中,种植在旱地的,有一部分有轻微的叶片皱缩或变色,这是油菜自我防御的表现。不过,当地种植在水田的油菜,普遍没有受到影响。
针对长江中游油菜冻害情况,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营养与栽培创新团队首席、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专家马霓告诉记者,受华西秋雨的影响,今年长江中游稻田油菜的播种时间较往年普遍推迟了10-15天,而初冬的高温则让晚播的油菜长势较快,且采取了追肥和喷施有机水溶肥等措施,在寒潮和雨雪来临之前,达到耐寒能力较好的阶段,所以稻田油菜普遍未受寒潮影响。
而部分种植在旱地的油菜,由于种植较早,长势较旺,如果单株绿叶数超过10片,薹高达到5厘米,老叶会受到一定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冬天,长江中游的冬油菜经历了两次低温寒潮,这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油菜的耐寒能力。同时,在11月下旬,长江中游各区域都提前下发了冻害风险预警并启动预案,因此损失影响很小。”
冬油菜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油料作物,也是国内消费量第二大的油料作物,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油料作物产能扩大,南方冬闲田种植的油菜面积逐年扩大,而今年的寒潮中,冬闲的稻田显示出了更好的抗自然风险能力,“油菜本来是耐寒作物,一般来说,只要管理得当、应对及时,冻害的影响不会太大。”马霓说。
和耐寒的作物不同,冬季蔬菜在此次寒潮中受影响较大。在山东寿光,隋志华的两个大棚在之前的大雪中被迫停止采收,棚中正在上市的蔬菜也受到一定影响,“雪太大了,温室大棚上的帘子揭不开,大棚里的茄子秧有些腐烂。”他说。
“寿光的温室大棚主要是下挖式大棚,简单来说,就是挖一个大坑,在大坑里建大棚,大棚里的地面比外面的地面普遍低1米左右。”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蔬菜病害防控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宝聚介绍,这种下挖式大棚具有更好的抗冻能力。“这种棚占全国所有温室大棚的10%左右,相对来说,普通大棚受到寒潮的影响会更大一点。”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