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集团军某旅某营基础训练有了“蓝军班组”

发布时间:2024-11-18 17:23:26 来源: sp20241118

“蓝军班组”成员在分析地形。许春雷摄

寒冬高原,月朗星稀。

夜色中,第77集团军某旅一场观察与报知课目训练正在进行。忽然间,一股白烟升腾,正在对“敌”工事目标进行侦察的某营侦察参谋穿戴的单兵对抗模拟装备发出低沉蜂鸣声,这意味着他所在位置已经暴露,并且“中弹阵亡”。

“过去进行基础训练,敌情大多存在于纸面上,导致我在训练中只顾着确定‘敌’工事坐标,却忽视了自身隐蔽。”复盘总结时,这名侦察参谋有感而发,“现在有了‘蓝军班组’,倒逼官兵将每场训练都当做实战认真对待。”

这名侦察参谋口中的“蓝军班组”,是由该旅某营中士、班长陈兴林带领的一个战斗班组。虽然编制仍在连队,可每当营里组织战术训练,他们都会化身对手,想尽办法“出难题”“添麻烦”。

“基础训练不是竞技比赛,成效好坏要用实战来检验。”该营营长介绍,为让官兵在贴近实战的训练中提升技战术水平,他们研究后决定在营里组建“蓝军班组”,将红蓝对抗从大项训练任务拓展到军事地形学、战场救护等日常课目和基础训练中,让官兵走上训练场就如同走上战场。

次日上午,记者在某连战术训练场上见到了这个“蓝军班组”。只见他们率先占据有利地形,开始对正在进行班战术训练的战友展开“射击”。在他们的射击距离内,虽然官兵不时采取跃进、卧倒等动作进行规避,可仍有个别同志身上的单兵对抗模拟装备发出红光,提示已被“击中”……

“以往班战术训练,敌情在班长的‘脑子’里,班长让卧倒就卧倒,让跃进就跃进,让呈什么队形就变换什么队形,更多像是空对空。如今‘敌人’就在眼前,‘敌情’就在身边,每个人都直面‘子弹’和‘炮火’,必须清楚什么时机该做什么战术动作。”走下训练场,上等兵王乐掸去一身泥土,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对‘蓝军班组’爱‘恨’交加,爱的是他们能够切实提升我们的打赢能力,‘恨’的是他们在对抗中真敢下‘狠手’和‘死手’。”

“这正是组建‘蓝军班组’的目的所在。”该营营长告诉记者,过去他们组织基础训练,更多侧重于“基础”,而忽视了军事训练的对抗属性,以致一些官兵训练成绩虽很亮眼,但走上训练场仍不免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午休时分,记者随“蓝军班组”归营。在他们的宿舍中,悬挂着一幅标语:从严从难,胜我过关。谈及标语的由来,陈兴林道出一段往事。

去年“蓝军班组”组建之初,因碍于战友情面,他们常常“点到为止”,导致对抗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在随后进行的一次进攻战斗训练中,几名新兵因过分紧张导致战术动作变形走样,未放一枪一弹便“阵亡”。至此,陈兴林明白了一个道理:“训练场上发狠,是为了帮助战友在战场上存活、取胜。”从那以后,他们便化身为“饿狼猛虎”,开始在训练场上无情地“撕咬”战友。

一年时间匆匆而过,在他们的摔打砥砺下,战友们的实战意识和打仗本领日益提高。在一次综合训练中,该营以压倒性优势夺得了实兵对抗胜利,战损率也创下历年新低。

“如今我们评定基础训练成绩,不再单纯以优良率论英雄,而是更多以能否经得起‘蓝军班组’的对抗检验作为衡量标准。”该营营长欣喜地对记者说,“对抗训练的过程,就是给战斗力‘做CT’的过程,对抗次数越多、对抗难度越大,发现的问题就越多,训练就越有成效。”

正说着,阵阵呐喊声传来。循声望去,又一场工事构筑课目训练在“蓝军班组”的袭扰下拉开战幕。(张磊峰 李佳豪 刘卓)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