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艾克拜尔·米吉提: 1980年代,民族文学如何“被看见”?

发布时间:2025-01-01 07:29:39 来源: sp20250101

  根据新疆作家李娟散文作品改编的剧集《我的阿勒泰》5月10日迎来大结局。剧集收官第二天,艾克拜尔·米吉提在朋友圈转发了最后一集里的两幕场景:一幕是巴太的嫂子托肯告诉巴太,公公苏力坦已答应自己改嫁,她将带着两个孩子去城里生活;另一幕是苏力坦和小儿子巴太和解,让孩子们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两段表演中,演员都是用哈萨克语交流。“从语言学角度很精彩。”艾克拜尔·米吉提评论道。

剧版《我的阿勒泰》中的巴太(于适 饰)。 剧方供图

  作为一位资深的哈萨克族作家、翻译家,以及在社交平台“5G冲浪”并拥有20万“粉丝”的博主,艾克拜尔·米吉提没有错过《我的阿勒泰》这一波文化热点。他没有第一时间追剧,因为近期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刚刚过去的4月,他在北京过完70岁生日,第二天在某高校作了一场文学讲座,接着参加2024年全国电影工作会、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之后飞赴四川绵阳与90岁的王蒙相聚,分享在新疆的“文学岁月”……

  1973年的春天,在新疆伊犁伊宁县插队的艾克拜尔·米吉提接待前来采风的王蒙等人。见到这位大作家,19岁的艾克拜尔萌生了当作家的梦想。1978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这篇处女作获得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一届评委包括茅盾、巴金、冰心等著名作家、评论家。1980年3月,艾克拜尔去北京领奖,这个26岁的文坛新人,与茹志鹃、王蒙、刘心武、冯骥才等获奖者一道,迎来了文学的春天。

  1981年,《民族文学》(汉文版)创刊,艾克拜尔·米吉提任该刊编辑,从创作者转向发掘者。

  “我们当时的主要工作,是为民族文学的发展做铺垫。”他说,“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同民族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民族只有口头文学,没有书面文学。而书面文学的发展和教育程度有关。1950年代,扫盲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到1980年代,普及教育的成效开始在民族文学领域显现。”

艾克拜尔·米吉提  受访者供图

  艾克拜尔·米吉提记得,1982年,编辑部到云南昆明办笔会,三四十名成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作家。其中有一名佤族女青年,叫董秀英,她当时是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拉祜语播音员,此前没写过小说。笔会要求每位成员交一篇“作业”,但临近笔会结束,董秀英还未交出作品。艾克拜尔作为责任编辑,问她:“你的作品呢?”她哇的一声哭起来,说:“我写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写。”

  艾克拜尔说:“你讲讲小时候的故事,我来帮你捋思绪。”

  董秀英开始回忆,她说自己七八岁的时候,和小男孩们一起在河边玩,因为没有衣服穿,只能光着身子。她幻想着,“如果从河里漂来一条筒裙该有多好,我就能穿在身上了”。

  “把这个故事写出来。这就是小说。”艾克拜尔说。

  对方很快就交来了几页稿纸。“我一看,写得像新闻报道。”艾克拜尔告诉她,小说是情节的艺术,情节要靠细节织就,要通过细节来描绘人物,再通过人物的命运来编织故事——这才叫小说。“比如那天有没有太阳?阳光照在水面上是什么样子?有没有云?河边有什么植物?水的波纹怎么样?……要把这些细节写出来。”

  多写细节,这是1980年在北京获颁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期间,王蒙给艾克拜尔的建议——民族风格不是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