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成牛羊“营养餐” 青海湟中“粮改饲”实现种养双赢

发布时间:2024-12-05 10:08:49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西宁10月18日电 题:玉米秸秆成牛羊“营养餐” 青海湟中“粮改饲”实现种养双赢

  作者 俞惠珍 李隽

  十月中旬,高原青海进入了秋收尾声。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甘河滩镇卡跃村,青海薯乐种养殖合作联社青贮的玉米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

  一排排玉米秸秆被快速切割、粉碎,然后再从收割机出草口“吐”出来,转移到同步行进的运输车厢中。

图为玉米秸秆被快速切割、粉碎。俞惠珍 摄

  “联合社今年种植青贮玉米2600亩,已经收割了1600亩左右,预计青贮量达到1万吨,实现经济效益100多万元。”青海薯乐种养殖合作联社负责人刘延魁说。

  青贮是将玉米棒子连着秸秆一起粉碎,贮存发酵后被打包成青贮饲料包,用于冬季饲养牲畜,牛羊吃了生长速度快,奶牛产奶量高,减少了玉米豆粕等精饲料用量,降低了养殖成本。青贮将秸秆等饲草转化为牛羊等草食家畜优质的“营养餐”,同时减少了秸秆的乱堆乱放的问题。

  近年来,西宁市湟中区通过“粮改饲”项目,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和合作社大规模种植饲料玉米,满足了现代草业发展层次需求,走出了“以草养畜、种养结合、草畜联动”的新路子,推进了种养双赢新格局。

图为粉碎的玉米秸秆被打包成青贮饲料包。俞惠珍 摄

  在湟中区汉东乡拉布尔村旭泰种养殖合作社青贮玉米地里,合作社理事长王守鹏正开着收割机对青贮玉米进行收割、粉碎;在合作社饲料棚里,工人正在用青贮饲料拌料;牛圈里的牛正享受着美味的玉米青贮饲料。

  “现在养殖场里有400头牛、1026只羊,今年种植青贮玉米850亩,种的青贮饲料完全能满足养殖场的饲料需求,剩余的经过加工第二次销售,利润不错。”王守鹏介绍,青贮的质量好,每头牛每年精料的节省率能达到30%,每头牛在育肥的过程中,能节省饲料费用400元至600元。

图为牛圈里的牛正在吃玉米青贮饲料。俞惠珍 摄

  走进湟中区多巴镇鲍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铲车、自动包膜机、叉车正在流水线作业,不远处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已经打包好的青贮饲料包。合作社理事长鲍霞说:“我们是从2014年开始种青贮玉米,今年种植面积是1000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收割,年产值是5000多吨,纯收入达到50多万元,带动固定就业19人。”

  近几年,湟中区通过粮改饲项目实施,有效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逐步扩大饲用玉米种植规模,2023年种植饲用玉米达3万亩,燕麦饲草达8万亩,参与种植加工的专业合作社达130多家,目前饲用玉米收割正在进行,预计青贮量达8.4万吨以上,发放青贮补助504万元。

图为养殖户正在用青贮饲料拌料喂牛。俞惠珍 摄

  “种植饲用玉米可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纯收入每亩可达500元以上,全区可实现经济收入达1500万元,生产的8.4万吨青贮饲料可满足22万个羊单位一年的饲喂量,从而减轻草场压力,为草原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湟中区畜牧兽医站副站长何成伟说。

  西宁市湟中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坚持藏农于技、藏农于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7年至2023年累计投入补助资金2304万元,完成粮改饲面积达13.6万亩,生产优质全贮饲料40.56万吨,实现“草畜配套、以种供养、农牧互促”循环可持续发展,为牛羊全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饲草料基础。

  “粮改饲”项目是农业农村部开展的一项重大农业改革。为保障“粮改饲”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青海省饲草料技术推广站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全力配合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处扎实推进好年度项目工作,引导各地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提升青贮等加工水平。(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