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6:14:29 来源: sp20250108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其中,强大的货币位于各金融要素之首。构建强大的货币体系,是我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强大货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货币是全球范围内被普遍用于商品计价、跨境结算、国际储备、境外流通和清偿债务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体现为人民币走出境外、成为国际货币的历史进程。货币走向全球通常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十七至十八世纪的西班牙银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元,都以本国强大的经济基础为条件成为国际货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平衡,维护国际关系稳定。当前,个别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断实施“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和所谓的“去风险”措施,不惜利用其主权货币的国际影响力及在支付结算生态体系中的优势,对别国发起贸易管制、金融制裁和长臂管辖,其长期形成的全球货币竞争优势,成为其遏制别国发展的工具。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国际货币竞争格局变迁、支付体系多元化,不仅有助于扩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平衡、促进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稳定,充分展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软实力以及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的突出作用。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一些发达经济体为维护自身霸权和经济优势,违背市场、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各种名义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他们总是从有利于本国经济增长的角度推行“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单方面贬值或升值,由此产生的溢出效应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和债务危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有利于通过货币计价、贸易结算等路径,更好发挥中国经济发展对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的作用。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汇率波动风险是贸易和投资项目面临的重要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可以吸引更多境外个人和机构选择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进一步丰富境外市场主体在贸易、融资和金融交易中的币种选择,这有助于其多样化资产配置和分散风险,减少在贸易和投融资领域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也能使其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红利。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可以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来华投资,更多地持有人民币计价资产,这有助于推动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有序开放,为实现高水平开放提供良好金融支持。
人民币国际化具有良好发展基础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不断进步,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已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我国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的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广阔前景。2023年我国GDP总量已超126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速和增长质量更加平衡。2022年全球贸易总额32万亿美元,我国进出口总量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2.5%,保持了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的地位。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各项指标整体向好,外汇储备货币、跨境收付、投融资货币和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等国际货币功能进一步深化,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大交易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步入稳中有进的新阶段。2022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特别提款权(SDR)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体现出对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高度认可,是人民币“入篮”后的一次重要进展。根据IMF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984亿美元,占比2.69%,在主要储备货币中位居第五,较2016年刚加入SDR时提升1.62%。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80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人民币投融资环境持续改善。在跨境收付功能方面,境内银行境外贷款、境外机构境内债券发行等政策相继出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年1月—9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8.9万亿元,是中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24.4%,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水平。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基于2023年11月金额统计,人民币支付份额已达4.61%,创历史新高。在投融资方面,2022年证券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呈净流入态势,合计金额23.6万亿元。另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2022年末人民币国际债务证券存量为1733亿美元,世界排名提升2位至第7位。
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功能不断完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年底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超1.5万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有境外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国家和地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4838.7亿元,同比增长37%;人民币存单(CDs)发行余额5264.5亿元,同比增长335.9%;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贷款余额5955.5亿元。根据SWIFT发布的外汇即期交易使用排名,2022年底人民币排名第6位。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着力点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必经之路。中国的经济地位、对外贸易总量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长期战略,需要稳慎扎实推进,需要根据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优化调整资本账户开放进程,需要在扩大开放与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寻求稳慎之策,需要在实现人民币汇率稳定和人民币有条件自由兑换间寻求平衡,需要在扩大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和扩大数字货币使用范围上寻找增长点。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避免跨境风险传染。金融风险传导性强、影响面广、危害性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增加、外汇和资本管制逐步放开、国内金融市场与全球市场联系愈加紧密,我国金融市场对海外金融风险敞口增加,全球流动性冲击和金融市场波动更加容易对国内市场产生溢出影响,跨境金融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当在岸、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价差走阔时,可能引发跨市场套利、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并大量结汇,进而增加外汇供求失衡的风险。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必须与我国经济贸易的需求相适应,宏观审慎管理要与微观监管相配合,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满足和培育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真实需求。“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要在“量”的角度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要在“质”的角度统筹国内外大局,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逐步提高人民币结算便利性,降低跨境结算成本。近年来,跨境贸易结算在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CIPS)的支持下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加入CIPS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截至2023年11月底,CIPS系统共有参与者1482家,其中直接参与者129家,间接参与者1353家,CIPS系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随着人民币跨境清算效率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由双边本币互换向多边交互使用发展。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使用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可以在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时降低结算的汇率风险,大大提升人民币避险属性。当前,我国已是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稳居世界第一。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畅通国内外资金流动的渠道,吸引更多外商来华投资,这将有效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有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进一步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在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离岸人民币市场能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跨境流通。自2009年中国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速。目前,中国香港已成为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新加坡、伦敦已发展为规模较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建设将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提供更多便利和机会。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深化外汇领域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
持续完善推广数字人民币。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体系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依托。当前,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几种主流模式仍存在低安全性、低透明度和较高成本等问题,相比之下,数字人民币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在跨境支付领域中具有显著优势。数字人民币通过分布式账本可实现点对点的信息流传输,极大简化跨境支付环节,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数字人民币的交易信息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每个节点都有完整的数据副本,因此可以随时验证和查询,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特性,这些交易信息不会被篡改或删除,保证了数字人民币交易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数字人民币具有适度的去中心化特性,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共识来实现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的有序扩大、场景建设和应用创新的不断加强,将有助于继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作者:屈满学,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光明日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