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7:31:29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社 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新修订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8日对外公布,着力解决该领域近年来暴露出的民营企业入场难等问题。
特许经营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两种主要类型之一,收益主要来自使用者付费。中国于2014年掀起一轮PPP热潮,走向项目收益高度依赖政府付费的另一模式。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有红称,过去近10年间,特许经营模式被虚化弱化,社会资本主动创新、降本增效动力不足。上轮PPP推进中,国有企业尤其施工类央企凭借施工资质和业绩、融资等优势获得更多竞争机会,民营企业参与意愿和参与度下降。
为解决该领域突出问题,中国于2023年11月启动PPP新机制,明确此类合作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并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
对标新要求,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将特许经营最长期限延长到40年,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独资、控股、参与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参与特许经营项目,明确特许经营者改善经营管理和改进技术获得的收益归其所有。
此次修订还将促进民间投资作为立法目的在总则中予以明确,新增政府和社会资本共担风险作为基本原则,要求必须以公开竞争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专设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特许经营条款,不同所有制企业融资同等待遇等金融支持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政府履约诚信低是官方着力解决的另一问题。修订后的《管理办法》提出将政府机构特许经营协议履行情况纳入政务诚信考核评价体系,有关违约失信行为依据相关规定予以认定和惩戒;对于暴露出的拖欠款项、变相审批等问题,明确规定有关公职人员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吴有红认为,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将推动特许经营模式全面回归,为确保PPP项目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奠定制度基础。(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