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7:30:18 来源: sp20250110
走进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巨大的龙门塔吊林立江岸,港区停满了即将出口的汽车,船只和卡车加班加点装卸货物,从四面八方而来的运输车在入口处排起长队,一座现代化港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地处太仓港核心港区,是江苏太仓港第一个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国际化、专业化的公共码头,是长三角地区“海峡两岸互通直航”的桥头堡、华东地区风电设备主要出口装运基地、长江最大的汽车出口基地。
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副经理王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新三样”(即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出口规模占全国的18.4%,总量居全国第一,成为江苏出口的新增长引擎。2023年,太仓港“新三样”出口超48万标箱,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8.1万辆,同比增长193%。
太仓港是江苏船舶海工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江苏省出口各类船舶348.3亿元,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90.3%,占同期全国船舶出口总值的34.7%。
风正扬帆,向海图强。在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海事部门的默默守护。他们为沿海构建了安全通畅、高效直达的海上交通网络,提供了集约协同、精准全面的交通组织服务,保障了海上安全形势稳定和港口经济快速发展。
在港船舶艘数、货物吞吐量、泊位利用数、企业评价、今日计划、港口服务……在南通海上“两中心”大屏上,各种数据每日不停更新。十余名工作人员坐在屏幕前,24小时不间断对水上交通进行动态管控。南通海上“两中心”,即南通海上交通指挥中心和南通海上港航调度中心,于2021年5月18日成立运行,是全国首个海上“海事交通指挥+政府港航调度”一体运行的实体化机构。
据南通海上“两中心”负责人郑占鳌介绍,海上“两中心”主要负责南通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对沿海船舶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动态监控,提供交通组织服务、信息服务、助航服务,开展船舶应急处置和联合行动等;同时负责南通沿海港口综合调度服务,统筹调配港航资源,实施船舶进出航道、抛起锚、靠离泊及引航、助航、污染物接收等港口配套服务统一调度。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苏州现代货箱码头,记者看到了遍布码头的船舶岸电和船舶垃圾接收智能化设备。据太仓海事局副局长李大为介绍,为服务太仓港的生产运行,海事开辟新质生产力绿色通道,结合港航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在锚泊、安检、进出口岸申请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对出现的港航新业态在流程审批、现场检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照顾。
智能化手段的运用也已经融入太仓港生产运行的日常之中。太仓港每日集装箱船舶往来频繁,调度任务繁重,为此,太仓海事局建立浮桥快反处置中心(箱运协调中心),联合港口部门成立“港航一体化服务平台”工作专班,推动建立港航综合协调指挥一体化运行机制,对“船、港、货”实行联合调度,初步形成集装箱码头联合调度机制。
沿海发展的优势在海洋、潜力在海洋、希望在海洋。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强劲复苏。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4万亿元,同比增长5.7%。近年来,江苏持续向海进发,海洋产业强劲活跃,沿海地区加速隆起,海洋强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蓝色动能”。
——在南通启东,亚洲首次制造的风电运维母船“至臻100”近日顺利完成风场实效试验,返回振华海工码头。
——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顺利竣工,这一江苏沿海开发“牛鼻子”工程的建成投用,为沿海临港石化产业发展和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提供了一条最为便捷的海上大通道。
——在盐城海滨,新能源产业正加速崛起。一座座“风车”随风转动,整齐排列的光伏电板熠熠生辉,低(零)碳产业园多点开花,目前,当地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已占全国40%以上。
《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606.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7.5%,较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对地区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8%,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迸发出澎湃活力。
(责编:郝帅、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