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4:25:54 来源: sp20241118
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提起义乌这座浙中城市,人们常不吝赞叹——“世界的义乌”。
20多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首个调研的县级市是义乌,其后又连续10多次到访。
他将义乌的发展生动概括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要求全省学习推广义乌经验,并亲自推动义乌改革再出发。
在各领风骚的中国县域发展史上,土地狭小贫瘠、毫无资源优势的义乌,如何一直保持活力、延续热度、闻名世界?
正值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在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再次考察调研义乌之后,我们走进义乌,寻找答案。
(一)义乌经验
义乌崛起的经历,很多人耳熟能详。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情节,是1982年春天,一名叫冯爱倩的农村妇女,因摆摊被查处,直接“闯”进时任县委书记谢高华的办公室,拍着桌子说,“希望政府给农民一口饭吃”。
故事从这里开始。谢高华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带领干部群众,冲破各种束缚,启动了义乌改革,拉开了传奇大幕。
1982年,义乌湖清门马路市场场景。拍友 金福根 摄
1982年8月25日,义乌县稠城镇整顿市场领导小组下发“一号通告”,开放“小商品市场”,一个在稠城镇湖清门,一个则在廿三里镇。
3个月后,义乌县委召开专业户、重点户代表大会,正式宣布“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农民长途贩运、允许城乡开放市场、允许多渠道开展竞争。
谢高华当场表态:“出了问题我负责!”
从此,几十万敢创业、肯吃苦的义乌人,欢天喜地涌进市场,甩开手脚大干起来。一块木板、两条凳子,小摊从城外摆到城内,一直摆到县政府门口……
小商品市场从第一代建到第四代,从露天到室内,设施越来越完善、名气越来越响亮,也吸引了天南海北来打拼的人。这当中,年轻的绍兴上虞人张吉英跟随走南闯北修伞谋生的父亲,到义乌走访两次后,在上世纪90年代开业的篁园市场,摆出一米长的摊位,卖起了雨伞。
凭着改革起家,靠着改革成长。到21世纪初,昔日“鸡毛换糖”的义乌已经“飞上天”,拥有全国最大最知名的小商品市场,开启了从内贸为主向外贸为主的转型。
这里的改革传奇,也引发了习近平同志的关注。
2002年12月27日,刚任省委书记一个多月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义乌调研。
这也是他到浙江工作后,调研的第一个县级市。
在当时还是一片黄土的商贸城二期工地上,他留下承诺:“我今后会经常来义乌看看。”
说到做到。
2003年,习近平同志为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开幕致贺信;
2004年7月,再赴国际商贸城考察,10月,他出席义博会开幕式并致辞,还参加了商贸城二期开业仪式……
国际商贸城二期建成开业。拍友 金福根 摄
也是在这一年,在篁园市场卖了7年雨伞的张吉英,租下15平方米的店面,入驻商贸城二期一楼。
年轻的约旦小伙穆罕奈德,在稠州北路上,开出了属于自己的阿拉伯饭馆——花餐厅。
义乌,像花一样,充满朝气和希望。
一直对义乌发展怀着深厚感情的习近平同志,基于深入调研和思考,在2005年11月作出批示,要求省委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调研组,好好总结推广“义乌发展经验”。
第二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的通知》。
在杭州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采访团采访时,习近平同志这样阐述他眼中的义乌:“义乌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强县(市),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义乌的发展经验既有独特之处,也具普遍意义。”
2006年6月8日,习近平同志第8次赴义乌调研。此行的目的,是推动已在浙江掀起的学习义乌发展经验热潮向纵深发展。
在横塘村村委会举行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总结说:“义乌的发展,简直是‘莫名其妙’的发展、‘无中生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
会上,他强调“五个结合”。即学习义乌发展经验,必须把贯彻中央精神、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把继承前人同推进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把推进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把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与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必须把推进改革发展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结合起来。
“十二个字、五个结合,精辟而深刻地总结了义乌经验的内涵。”自1993年至今担任义乌市政府顾问的浙江省特级专家陆立军说,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义乌二次改革的指引,是义乌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密码所在。
张吉英的伞铺、穆罕奈德的餐厅,生意越来越红火……
穆罕奈德夫妇与餐厅员工合影。共享联盟·义乌 吕斌 摄
(二)关键一招
总结义乌经验,也是奏响再次出发的号角。高速发展的义乌,当时正面临种种体制机制约束。
2006年初,距春节不到10天,下午4时45分,伊朗商人阿里脚步匆匆,挤进中国人民银行义乌支行办公楼。临近下班,里面还有不少外国商人,他们都想在商贸城休市前,紧急兑付货款。
此时的中国外汇管制严格。义乌又只是县级市,非居民外汇使用必须从银行过账,做一次生意,就得跑一回银行,大家深受困扰。
数据显示,2005年,义乌国际贸易额首次超过国内贸易额。和阿里一样常驻义乌的外商,已有8000多人。光境外企业经批准登记设立的办事处(代表处),就有近600家。
但从外汇管理,到外资企业登记,县级市要么没权限,要么权限不足。
时任义乌市工商管理局工作人员黄松宜说,比如登记外企常驻代表机构,外商得去杭州。顺利的,一次审批通过,预计半个月;材料不全,退回重办的,可能一两个月。
由于办事不便,“黑中介”冒了出来,外贸公司“卷外汇跑路”的事也有。一些受骗的外商,气愤之下常到市政府“讨说法”。
一次,非洲商人维基被骗了50万元订金,情急之下,他带着4名老乡,“组团”出现在义乌市信访办门口。
最终,经过几番辗转,市信访办联系公安,多方协助找到了代理的外贸公司负责人,找回了钱。
时任义乌市委领导到省里汇报情况,还不胜唏嘘地说:“义乌外商‘入乡随俗’,都会上访了!”玩笑话里,是实打实的难。
同一时期,本地企业也纷纷诉苦:县级金融机构审批的信贷发放额度最高200万元,还不能多次申请。一边是扩产增效时不我待,一边是民间借贷高额利息,企业主急如热锅上的蚂蚁。
干部在抱怨:“机构按60万人口规模编制,怎么服务150多万常住人口?”
居民也不满:“上车牌、考驾照都要去53公里外的金华,真误事!”
专家一语道破: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已经跟不上义乌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他们将这一局面形象描述为“桌子底下放风筝”。
商户在店铺内整理毛绒玩具。共享联盟·义乌 吕斌 摄
对义乌面临的种种体制机制瓶颈,习近平同志也很清楚。
他曾生动形象地打过比方:小孩子成长太快,而衣服太小,得“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
2005年11月,习近平同志批示,针对义乌超常规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要求省有关部门派出调查组,研究进一步推动义乌发展的政策。
不久后,省领导带队,组织多个省直部门人员,深入义乌调研。呈给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报告中,他们表示:改革势在必行。
具体怎么改?大家却持不同意见。
有人主张“升格”:“常住人口超过150万,义乌和一个地级市有何差别?”
有人反对:“GDP刚破300亿元,实力还差点。”
有人建议“一碗水端平”:“诸暨、慈溪这些强县要一起改。”
最终,在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下,2006年11月14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义乌实行史无前例的扩权。
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继1992年、1997年、2002年之后开展的第四轮经济强县扩权改革。
试点,仅义乌一家。
“良机!”时任义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秀仙,用一个词形容当时的心情。
她回忆,当晚市里召开干部大会。市领导传达精神,话越说越快,声调越说越高。台下很安静,只有大家记笔记的沙沙声,脸上是共同的、终于可以放开手脚的笑意。
会议晚上9时结束,每只茶杯都还满满当当,没人顾得上喝水。散场的脚步,不是奔着家,而是向着各自单位。
整理材料、梳理政策、讨论方案。第二天清早,一双双带着红血丝的眼睛汇聚在市委大院。有人把不准,来问意见;有人行动快,已坐着公务车奔向杭州。他们要赶在上班前到达,与主管部门对接具体事项。
改革直面问题,推进自不容易。比如,管理权限下放了,行政事业收费权放不放?金华市级财政缺口,怎么补?
“光省领导主持的推进会,就有3次。”据义乌市委办梳理的资料,2007年3月,历经3个多月协调对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发文,向义乌下放首批472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换上大衣服”的义乌,办事效率、投资环境明显提升,也为其后十几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个直观数据:2007年和2008年,义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12%以上。
一个鲜明案例:2009年7月,原金华海关义乌办事处,正式升格为杭州海关隶属义乌海关。开关当年,小商品年出口集装箱量突破50万个标箱。
义乌海关排队等待出关的车辆。共享联盟·义乌 吴峰宇 摄
(三)再闯关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后的义乌,延续“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发展,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但内贸转外贸初期留下的隐患,也成为压在义乌人心头的一块大石。
一般外贸出口,一个集装箱装一种商品。但小商品种类多、每批次数量少,为减少检验费、通关费,商户常把几十种货物“拼”到一个箱子。由此,造成关、检、汇、税等相应监管难题。
“杭州和金华海关采用旅游购物监管方式,允许小商品‘拼装’通关,但义乌出口规模越来越大,进一步推进外贸方式创新迫在眉睫。”义乌市委改革办主任徐剑说,监管“盲区”引发市场无序,出口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被打上“低端”标签,国际纠纷不时发生。
义乌,又到了不能不改的时候。
2009年,义乌成立专门工作组,对内出台倒逼机制,对外争取改革政策。时任义乌市委市政府政研室主任施文臻,就是成员之一。
工作组首次去北京,就碰到了难题。国家部委领导客气地接待了义乌访客,对缩减海关查验商品目录的改革诉求,却表示为难:“一是没有先例,二是全国其他地方无法平衡。”
部门拜访过、省里帮忙争取过、全国人大代表提过议案……这条改革之路,始终难以走通。
不承想,2010年,国务院研究室上报的《关于在义乌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调查与建议》,引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重视。
他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作深入思考、适时推进。次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开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柳暗花明!义乌,由此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国贸改革试点。
“就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一项,我们白天进市场、访企业,晚上理思路、写报告,数易其稿,累计写了10万字。”施文臻说,市委、市政府最终上报省里的千字方案,凝聚了习近平同志对义乌的关心关怀,也体现了“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改革精神。
到目前,义乌已出台200余项贸易和金融便利化举措,形成700余项创新案例。其中,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改革,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复制推广。
义乌城市风貌。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其实,越深入义乌,我们越能深切感受到,首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这片土地。从走南闯北的“敲糖帮”,到勇敢摆摊的冯爱倩们,还有“改革先锋”谢高华,他们的接力棒,传给了一代代干部群众。
“没有那场转型电商大讨论,就不会有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2006年就到商城集团担任党委书记、总裁的吴波成没想到,顺风顺水干了六七年,竟会遇上前所未见的“风浪”。
彼时,网络消费方兴未艾,主打线下展示、客商采购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渐失魅力。
到市场转了几圈,所有人心里一惊:商铺空置率高达9%!
是否转线上?怎么转线上?从商城集团到政府内部,都拿不定主意。还有人唱反调:“义乌小商品走标准化、批量化路线,电商的衣服鞋帽是非标品,改线上是自寻死路。”
吴波成记得,那是2013年炎热的八月底,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拉开帷幕。针对阻碍创业创新的思想障碍,全市上下发出“义乌九问”——
“新时期还需要‘鸡毛换糖’精神吗?”
“义乌会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吗?”
“我们的梦想只是当房东吗?”
……
每个单位、每个村社、每个义乌人“对号入座”,看危机,想对策,谋出路。
大家最终形成共识:拥抱变革。
一时间,市场发展委组织的、商城集团办的、职校开的,一个个电商培训班雨后春笋般涌现。青岩刘村、江北下朱村、振兴社区,一个个村社“触网”而兴。
上上下下掀起学习发展热潮,又有了21世纪初人人学外语、做外贸的那股劲!
不久后,张吉英盼来了留学归国的女儿张佳媛,入驻电商平台,打通线上线下。
今天的义乌市场,不断倾听时代的需求、世界的声音,卖的尽管还是小商品,但内里早已发生革命性变化——
在这里,70%以上商户兼营线上线下生意,26.4%的市场经营主体已是大学毕业生。
距商贸城五期一街之隔,一个名为“全球数贸中心”的新园区,也将拔地而起。
这将是义乌第六代市场,超越实体市场概念,集合研发设计、品牌直播、金融服务等功能,酝酿下一次“点石成金”。
国庆长假期间,“世界超市”摩肩接踵。共享联盟·义乌 吴峰宇 摄
(四)走出去
见到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董事长冯旭斌时,他刚从西班牙返回。虽然风尘仆仆,却浑身透着信心和激情。
“马德里”,之于10年前的他,仅是地图上一个点,10年后却成为他出差最多的城市,以及“义新欧”中欧班列的目的地之一。
跨过2008年金融危机、迎来2011年国贸改革试点契机,义乌再次乘势而上,外贸出口呈“井喷式”增长。2012年,实现自营出口总额90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对浙江外贸出口增长贡献度高达65.8%。
一件件小商品、一个个集装箱,源源不断抵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续写“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发展传奇。
然而,置身开放中心,义乌人却觉得自己又“卡”住了。
紧要问题,是通道不畅。当时义乌货物出口,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汽车先运到宁波港或上海港,再乘轮船出海,二是通过公路或铁路运到新疆边境口岸,再出关。
第一种方式,慢。错过货轮离港,遇上港口查验,一耽搁就要几周。时效要求高的商品,没法走。
第二种方式,贵。商户说,大半利润被运费“吃”掉,走货划不来,不走失信用,很为难。
“为什么不用一趟火车把货从义乌送到欧洲?”冯旭斌生出想法。再一打听,偌大的国际商贸城,火车直运“零”纪录。他坐不住了。
但搞物流的朋友,先“泼冷水”:“从中亚到欧洲,一个国家一道关卡,连集装箱装运标准都不一样,怎么通?”
相关部门也“打预防针”:“市政府委托省里相关部门多次向国家铁道部申请‘火车通关贸易’,迟迟没有音讯。”
确实,因是内陆县级市,当时义乌连铁路海关监管场站都没有。而这,恰是开通国际联运班列的最基础条件。
如何以扩大开放推动改革深化?时代的浪潮,考验着义乌人,考验着这座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思索之中,他们迎来重大机遇。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他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省市县一起干!”冯旭斌说,当时义乌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即刻动身,带他一起到省里汇报。开通义乌到中亚和欧洲班列的计划,得到肯定和大力支持。
这一年,他开坏了两辆车,跑杭州、北京对接,跑重庆、新疆学习。同车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有海关的,有商务局的,有交通局的。最难的,当属协调货源。
面对犹疑,冯旭斌在义通欧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辉寰等人引荐下,结识了西班牙中西百货协会执行主席夏永平等10多名侨商,并当场承诺:班列运行不畅造成货物损失,损一赔二。
通过改革创新,义乌市也同步将开放通道上的堵点一个个破除——
2013年,义乌铁路海关监管场所通过验收;
2014年,将原先运煤和钢铁的场站空间释放,义乌西站具备了向欧洲发送整列货车的能力;
……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2014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时任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时表示,中欧货运班列发展势头良好,“义新欧”铁路计划从浙江义乌出发,抵达终点马德里,中方欢迎西方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共同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
52天后,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发出。从义乌鸣笛,换车3次、行程13052公里,奔赴西班牙。
2023年9月28日,中欧(义新欧)班列第19条线路——义乌-波季(格鲁吉亚)首发。共享联盟·义乌 吴峰宇 摄
从单向到双向,从1条线到19条线,“义新欧”续写“新丝路”之时,义乌也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向大海。义乌陆港集团董事长王建伟说,通过建设“第六港区”,集装箱进入义乌各个港口,视同进入宁波舟山港,能够“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此外,4条海铁联运班列落地,实现“一单到底”“整列抵港”“同船出海”,为企业缩短运输时间两天以上。
向天空。浙江扬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克超说,跨境电商小额、小批量、高时效快递运输需求飙升,义乌联动海关、边检、机场等部门,快速打造国际空运站、临空物流园等。往大阪、马尼拉等地的“空中丝路”,越飞越通畅。
不靠江、不临海、不沿边,一个小小内陆县,却能集海陆空大通道于一体。出口额占全国比重,从2010年的0.1%提高到2022年的1.8%。
义乌商城集团打造的国际物流平台“环球义达”,为外贸企业提供各类物流资源信息。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义乌,确实是浙江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版图上的一颗明珠。
从奔驰的列车,到繁忙的场站,从矗立的商城,到全新的平台,行走义乌,我们分明感觉到了一座日渐开放的城市、一座活力倍增的城市。
(五)大家都要好
稠城街道词林社区,义乌最常见的“联合国”社区,户籍人口6000多、流动人口1.5万,其中外国人843名,来自约旦、叙利亚、印度等78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6月,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倾情讲述:“在我曾经工作过的浙江,就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了中国。”
“兄弟,兄弟,给我个面子!”这个一边说着阿拉伯语,一边拍着老乡肩膀的人,就是穆罕奈德。
在义乌生活了21年,他的花餐厅已变得更气派,还改了名字叫贝迪餐厅,阿拉伯语的意思是“我家”。除了开餐厅,穆罕奈德还开了贸易公司。这会儿,他正在调解一起外国人工资纠纷。
“我们到义乌,主要为赚钱对不对?你这么闹,他的饭店开不下去,你的工资更拿不到手,有什么好处?”
“他爽快点,你也大度些,大家都退一步,今天把钱结了,怎么样?”打完感情牌,接着打说理牌,穆罕奈德一番周旋,纠纷双方握手言和、共进午餐。社区工作人员的一桩心事,也了结了。
整个义乌,像词林这样的社区有不少。外来人口数量超越本地人口数量,近200万常住人口中还有1.5万外国人。经商的、务工的,说方言的、讲外语的,多元文化、纷繁诉求在此汇聚,使得劳资冲突、情感纠纷等各类矛盾浮出水面。
这一切,催生了如“国际老娘舅”这样的改革举措。2006年,义乌推行外来人口本地化政策,并启动境外人员融入社区试点;2013年,全国首个涉外纠纷调解长效机制——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首批吸纳来自12个国家的13名外籍人员。
许许多多穆罕奈德,来到义乌创新创业,也参与社会治理,他们的圆梦之旅,与追求幸福和谐的中国梦共鸣交响。
今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其中一个,正是义乌“外调委”。
奈德之家端午活动。义乌市稠城街道供图
眼下,在词林社区,由穆罕奈德发起的“奈德之家”工作室已有17名成员,累计调处纠纷400余件。
回溯过往,义乌社会发展和治理的探索,也是浙江改革深化的缩影。
义乌,这一市场改革“风向标”,成为习近平同志推进整体改革的重要实践样本。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2006年,制定《义乌新农村建设二十条》,推动农民和市民享受同等待遇。
当年6月,召开推广义乌发展经验座谈会前,习近平同志专门提出要去农村看看。
在城西街道横塘村的便民超市,习近平同志向店主仔细询问商品的价格,质量能不能保证,群众满意不满意等。
接着,他还走进村民喻美珍家,了解家里人的工作和生活等情况。
听说村里变化很大,进城做生意的家人都想回来多住些日子,习近平同志笑着说:“新农村建设大有希望!”
随后,在村委会会议室里,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五个结合”,其中就包括“必须把推进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现在啊,我的幸福感受能写一本书!”蹲点期间,我们走进喻美珍家,她的老伴金永良乐呵呵地说。前些年,义乌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选址就落在横塘一带。
有机更新后的义乌城西街道横塘村俯瞰图。义乌城西街道供图
老村有机更新,变为公园。金家老房,变身咖啡店。老两口搬进高层楼房,还分到每人70平方米的产业用房。
早上,到租来的地里种种菜;下午,去公园晒晒太阳;晚上,在广场跳跳舞;偶尔到千岛湖等地旅游。金永良说:“老年生活有滋有味。”
(六)永远立潮头
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外贸到内需,义乌要闯的难关不少,上上下下都咬紧了牙关。
发展的关键时刻,他们再次迎来总书记。
9月20日上午,秋日金色的阳光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李祖村。这些年,村里环境大为改善,乡村旅游十分红火,从曾经的“水牛角”一跃变为“绿富美”。
得知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达5.2万元,总书记十分高兴:“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离开李祖村,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总书记通过电子屏幕实时了解商贸城运营情况,并走进市场同商户、小企业主代表交流。
在义乌打拼了27年的商户张吉英,正通过直播销售雨伞。义乌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张吉英的店铺,总书记亲切询问:“在这里打拼多久了?”
“27年了。”张吉英回答。2004年刚搬进商贸城时的15平方米店铺,如今已扩大至3家店面45平方米大小。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雨伞整齐陈列。
“种地的脚不离田头,做生意的人不离柜头。”张吉英说,这是当年父亲教给她的生意经。20多年专注创业,她从摆摊到开店,再办企业,生意一步步做大,生产的伞已经卖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或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或采用新技术、能遇水变色的雨伞,在海内外广受欢迎,卖出了最高388元一把的价格。
“祝你们越做越好!”总书记笑着说。
一路陪同的义乌商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文阁汇报说,2002年时小商品城110万平方米,商户3万多。如今640万平方米,商户7.5万,60%以上店铺有自营企业和自营品牌,每年超过20%的销售额来自新产品。
听着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数字,总书记再次谈起“义乌发展经验”:“这个地方,既不临海也不临边,怎么就变成了全世界的一个贸易中心呢?是因为义乌人做到了‘无中生有’‘莫名其妙’。”
走出商贸城前,他不忘勉励大家,“义乌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走到这一步很了不起。”“你们每个人都是义乌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还要继续努力、再造辉煌。”“商贸城要再创新辉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
此时此地,捧读改革开放45年来义乌的精彩答卷,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这座城市逐浪前行的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
惟改革者,勇立潮头;惟有依靠改革,才能永远立潮头。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