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9:34:08 来源: sp20241215
代表们在禄丰法院恐龙山法庭观摩一起涉旅纠纷案件的庭审。
全国人大代表王争(右一)、张海鸥(右二)向法官了解民族特色调解工作机制。
在大理州古生村诉讼服务站内,全国人大代表樊九平为“阿鹏调解员”点赞。
在昆明中院诉前调解工作室内,代表们观摩法官线上调解。
在大理法院喜洲法庭,代表们与“金花调解员”共同探讨民族特色调解工作方法。
在剑川法院家事调解室内,该院制作的《离婚证明书》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祖国西南安全屏障牢牢伫立的背后,是云南法院以拳拳之心、孜孜不怠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坚韧身影。11月13日至17日,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安徽、陕西、甘肃、云南7个代表团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云南法院视察工作,并就诉源治理、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提出许多真知灼见。
能动司法,推进民族团结
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大理喜洲东临洱海,西枕苍山,辖区内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被誉为“中国白族风情第一镇”,是 “五朵金花”的故乡。在白族地区,“阿鹏”和“金花”是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白族男性和女性的代名词,“金花调解室”“阿鹏调解室”,由此应运而生。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市人民法院喜洲人民法庭将当地民风民俗与审判实践、生态文明与法院文化相融合,设立具有白族特色的“金花调解室”,选聘熟悉法律政策、通晓白族语言、了解民风民俗的“金花”作为调解员,与辖区内的村(居)委会、调解组织、职能部门共同形成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合力,以司法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文化理念,法院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方式积极参与和开展调解工作,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精准地化解纠纷矛盾。这是把功夫用在了刀刃上,恰到好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党支部书记樊九平,全国人大代表、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织造车间值车工黄云娜,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吴梅芳对云南法院创新的民族特色调解方式予以充分肯定。
“以文传法、以文化诉,文化法庭独具匠心!”经过深入了解,代表们情不自禁地为“阿鹏调解室”民族特色调解方式点赞。云南省洱源县人民法院邓川人民法庭法官向代表们介绍道,他们将传统优秀法治文化和白族霸王鞭舞文化融入司法工作实践,“阿鹏调解室”,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调解方式,采用“承、含、旋、拧、响”五步调解法,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实质化解,培育出颇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润司法”民族团结进步品牌。
“亮点纷呈!这次视察活动更像是一场法治文化的学习与探索。”全国人大代表、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顾卫英,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濉溪县刘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陈影表示,云南法院巧妙地将当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运用在各个方面的工作中,建设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
“司法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素养,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真正感受到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读者》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陈天竺,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汪万福建议,法院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深化法治文化治理功能。
“要以能动司法理念,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高巍表示,五十六个民族优秀文化共同构筑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建议法院进一步挖掘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讼文化。
“凡是路过的,都是风景,能占据记忆的,都是幸福。总结过去,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幸福才会在明天迎接你。”云南省剑川县人民法院的家事调解室内,《离婚证明书》上所写的法官寄语,吸引了代表们的注意。
据记者了解,离婚证、离婚判决书上通常会详细载明双方当事人感情确已破裂、子女抚养情况等隐私信息,不便于当事人办理个人事项时出示。为避免暴露个人隐私,《离婚证明书》应运而生。
“这一创新举措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事人的隐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淮海研究院制导弹药总体部主任设计师王飞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积极推行离婚证明书的建议,并对剑川法院相关工作的落实成效予以高度评价。
“剑川法院在家室调解室内设置母婴工作室,这些便民举措,无一不透露着暖心和细心。”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伊菲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忠山,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副经理吴华侠表示,法院坚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玉龙飞舞云缠绕,万仞冰川直耸天。在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里,代表们对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玉湖村巡回审判点印象深刻,据玉湖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村中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后,没审理过案子,因为矛盾都在诉前就被成功化解了。
“这实现了‘无讼’的最高境界。”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任刘正,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王雅丽表示,法院着眼于新时代人民法庭职能定位,用实际行动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大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翻山越岭,技术赋能服务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针对重峦叠嶂、交通不便的问题,云南全省三级法院全部上线“移动微法院”服务平台,为当事人提供案件查询、在线调解等25项在线诉讼服务,切实实现“全天办”“掌上办”“异地办”,让当地群众享受到智慧法院诉讼服务便利。截至2023年11中下旬,全省法院网上立案成功8.99万件,电子送达136.9万次。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内设立的远程诉讼服务系统终端,令代表们眼前一亮。“诉前调解的案件一般能在30天内得到解决。”看着眼前正在实时滚动的电子大屏幕,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律师行业党委委员陈灿主动尝试远程连线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进一步了解诉源治理工作情况。
代表们了解到,该远程诉讼服务系统终端能够让昆明中院和14家基层法院、各派出法庭实现点对点远程视频连接,当事人可以通过视频远程办理相关的诉讼事务,实现跨域诉讼服务,同时方便中院对辖区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开展实时监督和工作指导。
“技术赋能司法服务,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力度和速度。”全国人大代表、天津立中车轮股份有限公司仓储科五金杂品组组长郭红静,全国人大代表、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厂主任电气师李刚建议,法院要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利用司法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质效。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作理念的转变提升,各行各业可能都在面临变革创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动车组机械师董宏涛,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七一八友晟电子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质量工程师管文会,全国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立足本职工作,建议法院信息化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自我革命、守正创新,努力满足群众的多元化解纷诉求。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昌宁县鸿坤生猪养殖场总经理李志娟,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翼城县北关小学教研室主任李慧,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党总支书记杨春平,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党委书记王绍南密切关注着普法宣传工作,建议法院丰富普法内容和普法形式,加大对边境等地区未成年人普法力度。
主动担当,绘就绿美云南
昆池千顷浩冥濛,浴日滔天气量洪。云南境内有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是全省人口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哺育着700余万人口。
“法院为绿美云南生态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白塔寺药店总药师张海鸥与滇池之间有一段不解之缘,她告诉记者,多年前自己曾看到滇池污染严重的新闻报道,为之痛心不已:“多年来滇池在立法、司法、行政多方共同治理下成效显著,我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到过云南,也见证了现如今的大美滇池。”
“没想到世界上出土恐龙化石最丰富、最完整、最古老的地区之一,就在云南禄丰!”代表们了解到,为了保护好“恐龙之乡、化石之仓”,云南省禄丰市人民法院不断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创新举措,于今年8月成立古生物化石保护巡回审判点,通过以案释法、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古生物化石资源司法保护公益诉讼普法宣传,有效提高群众关于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法治意识。
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为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地处长江上游的云南法院与广东、贵州、重庆等河流沿岸法院探索构建长江上游、珠江、澜沧江等流域司法协作机制,与公安、检察、林草等部门建立联动保护机制,共同构建系统化环境司法保护格局。
“美好生态离不开法院的主动担当作为!”恐龙化石司法保护工作,给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首发集团京开高速公路管理分公司收费班长王争和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党支部书记李光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建议,法院要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不断探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切入点,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织密生态保护网。
近年来,云南法院通过建立刑事制裁、民事赔偿与生态补偿三位一体的环境修复责任制度,积极开展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修复方式,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环境修复机制。截至2022年年底,云南法院共建设了6个环境诉讼公益林和3个生态环境修复基地。2022年共判令侵权人增殖放流26.7万余尾、补植复绿360余亩、支付生态损害赔偿金870万余元。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玉龙,全国人大代表郭红静,全国人大代表、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表示,云南法院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建议司法进一步对保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助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建议,增加更多专业性法治人才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时加大对农业农耕农产品司法保护协作机制,为保护农业农耕粮食安全贡献司法力量。
协同治理,提振旅游业信心
东风收积雨,旭日丽江城。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复苏,旅游纠纷也显著增多。为维护景区旅游市场秩序,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于2016年9月在束河古镇设立了旅游专门法庭,为丽江创建世界旅游文化名城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游客通常只停留几天就走,纠纷怎么解决?”面对代表们的提问,法官介绍道,针对旅游纠纷涉及面广、异地发生、标的额小、法律关系简单等特点,旅游法庭出台《办理涉旅案件快速处理机制》等规范性文件,为高效高质办理案件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快立快审快判快执的旅游审判新模式,保障当事人后续旅游行程,减轻当事人诉累……自成立以来,80%的游客间涉旅纠纷成功化解在诉前,矛盾纠纷调处周期不超一天,涉旅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约为16天。
“这一快办模式成效显著,对其他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推进涉旅纠纷诉源治理具有借鉴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工技术中心风电所技术专办朱少辉,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焊接实训站电焊工高级技师张振连建议,通过指导旅游商户提供签订合同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商户经营行为,提高其法治意识,让旅游者来的放心、玩的安心。
“共同协作,综合治理,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离开时,代表们不约而同地发现,旅游法庭与派出所、执法队、街道办事处等单位比邻而居。旅游法庭通过指导其他部门开展涉旅纠纷调解工作,主动融入丽江旅游市场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诉源治理大格局。自成立以来,旅游法庭通过诉前调解并进行司法确认案件368件,以诉源治理联动联调机制为依托,化解矛盾纠纷600余起。
为了给辖区内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普惠便捷的司法服务,禄丰法院恐龙山人民法庭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秉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为辖区旅游产业提供“法官+企业”的一对一服务,妥善高效化解各类涉企纠纷,引导经营者诚实守信、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依法维权,跑出旅游业健康良性发展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截至2022年年底,云南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等重点旅游景区设立72个旅游巡回法庭和83个旅游巡回审判点,构建“旅游+环保”集中巡回审判机制,不断扩展涉旅案件和环资案件巡回审判覆盖面。
“一定把云南法院的好经验带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大荔县东城街道畅家村党总支书记马红丽,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柳林县薛村镇小成村村委会主任马金莲,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贮配一厂保健酒配置车间配制师郝持胜建议,在推广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加强总结不足,为云南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云南法院正在以敢做、敢闯、敢为人先的初心,创意、创造、改革创新的决心,为彩云之南的诉源治理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增添新时代人民司法鲜亮底色。(记者 何雨潇 文/图)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