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2:55:47 来源: sp20241116
从左至右分别为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中的“中”字。 资料图片
8月12日,从景山上沿北京中轴线向北眺望鼓楼。 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如果让你说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个字,相信一定会见仁见智,各有所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浩如烟海,这不足为怪。
北京中轴线申遗的成功,把世界目光吸引到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那历史的如椽之笔,饱蘸古墨,以遒劲不衰的中锋,在原本是幽燕荒野、华北水乡的北京,工整肃然地镌刻下一个大写的“中”字。在凝视这个伟大创意时,不能不思考,何以为“中”,“中”为何意?为什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是的,我想说的这个字,就是中轴线的“中”字。
北京中轴线,是古代中国在建设史和建筑学上的贡献。从穴居、巢居到地面筑屋,从散居到聚居,从聚落中心线到城市中轴线,世代中国人巧用自然、接续勉成。中轴线蕴含天人相通的哲学思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整平衡的总体布局、规范有序的形制法式、独特细致的风格呈现、和合相谐的系统构成,是建筑学上的经典范本。
那么,“中”字与中轴线有什么内在关系?
今天的“中”字,笔简意赅,却意涵有力。甲骨文的“中”字,形如旌旗直立在木杆上,上下旗面之间,留有一方缺口,示意为“中间”。《尔雅》未列专解,但释义中多处用到,为“其中”“内部”之意。《说文解字》曰,“中,内也。从口,上下通”,古义有以下通上、由外通内,以及“日午”之意。《康熙字典》里的“中”,还有中正、中的;成功、告成;应合、遭遇、要领等含义。其语义发展至今,既是一个时空、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哲学、实践概念。
居天地之中
取意居中。此“中”即是“中心”,是天地之中、万物之心。“居中”,是文明的萌芽、“中国”的源起。
南北何以为界,东西何以两分?“五方”以什么为圆心,“六合”靠什么分辨其位?天圆地方、四面八方离不开这个“中心”。《史记·集解》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何尊”有铭文曰,“宅兹中国”;《诗经》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尚书》《逸周书》载,“大邑”“土中”,以及“地中之国”“地中之都”等,这是“中国”的由来。国家要有国都,空间要有重心,群体要有中心。“中心”观念、“中国”意识,是邦国、国家形态出现的前提。这是观念在发芽。
中国先民的“求中”意识,是一种信仰。4300多年前,是古国时代进入王朝时代的过渡期。考古认为,今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很可能是尧的都城。尧帝通过圭尺、立表测量太阳的影子,确定这里是“地中”,于是建立了都城。这里的宫城、外城、城垣、城门、道路、功能区的布局表明,尧都是国家的雏形,是“最初的中国”。《清华简》载,舜帝“求中”于“鬲茅”,即今历山,设舜都;禹帝则“求中”于今郑州登封嵩山的王城岗,设为禹都。考古工作者在嵩山附近还发现,夏商在此附近建都众多,如巩义双槐树遗址、新密新砦城址、偃师二里头遗址等。商代的君王上甲微重新勘测,也认为“地中”为嵩山。西周王朝择丰镐为中,东周王朝选洛邑为中,以“中”建都。春秋时期,河南濮阳、山东定陶一带,因“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被认为“陶为天下之中”。秦汉时期开启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秦汉、唐宋相继在咸阳、长安(今西安)、洛阳、开封一带建都,继承了“择中建都”的原则。金中都建于燕京(今北京),因为金人认为“燕京乃天地之中”,也从此奠定了元、明、清定都北京的基础。几千年来,“地中”不断调整游移,说明中华先祖的活动半径在扩大,对天地空间概念的构建在不断完善,对天之中、地之中及天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但万变不离其“中”。这是信仰的延续。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山川莫不以之为中。地球有轴心,宇宙有中心,凡物有内心,肉眼不可见,却无处不在。运动的圆心、旋转的轴心、人体的重心,是变幻空间的中心;中心构成轴心、形成核心,中线是中心的具化,中轴是延伸的、成长的中线,是生机灵动、有生命力度、不断发展的卷轴。“中”形成了对称、对仗,是整齐布局的规则,方位从此清晰,道路从此明确。“中”是空间概念、几何定义,更是时间观念、秩序理念;是物体形态、物质存在,更是精神皈依、心灵指向。“中”是向心力、伸展力的目标,是方向力、引领力的指引,是权威力、统治力的集合,是创造力、战斗力的集成。这是智慧在生根。
“中”即是“通达”,上通神灵,下通凡俗,灵性汇通畅达。上有天帝居“天极”,下有帝王居“土中”,从“择中建都”到“择中建宫”“择中建殿”,此为上下相通、天人合一;种子破壳而出,向下生根,向上发芽,此为内外相通,一切从“中”出发。“中”也指地理上的通达,指南指北,辨东辨西,四通八达。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通过中亚、西亚,通往欧非,沟通中外;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出发,远渡重洋;茶马古道从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和四川雅安、陕西汉中出发,走青藏高原,连通南亚;万里茶道从福建崇安出发,携鄂南羊楼洞的青砖茶、福建武夷山的岩茶、湖南安化的黑茶,到蒙古国、俄罗斯,一路飘香;古蜀道从川渝出发,经陕甘通往印度,打通西南;长江万里,黄河九曲,大运河连通南北,国道纵横驰骋。人走八方,物流天下。有道路的畅达,才有心灵的通达。这是文化在行走。
“中”即是“家园”。甲骨文里的“中”,原本是部落氏族的旗帜,竖立在聚落的中心,民众望之而趋附。立帜为中,天下归心。从9000年前的河南贾湖、6000年前的陕西姜寨等聚落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等夏朝遗址,到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殷墟遗址,再到西周丰镐宗周、东周洛邑成周遗址,秦代的咸阳、汉唐的长安和洛阳,都是曾经的家园故国。那里有城址、宫殿基址、墓葬、青铜器和玉器、陶器、刻画符号和文字,那里有原始的农业经济、生产工具和贫富差异、阶级分化,那里有象征王权的玉戈、玉钺、玉戚、玉牙璋,以及军队、兵器、城防设施,见证了从以祭祀为中心的古国时代、王权军权为中心的王国时代,到天下一统的帝国时代的发展。这是思想在成长。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从中原腹地到西域荒漠,从京畿重地到边陲小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一统”观念镌刻在中华文化的基因里。天下一统理念、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国土不可分;平在四方、稳在中央,国家不可乱;多元一体、中华一家亲,民族不可散;后浪推前浪,陈叶培新叶,文明不可断。公元1771年,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一个半世纪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为反抗沙俄压迫,毅然开始了东归清王朝的史诗般历程。他们挈妇将雏、扶老携幼,向着东方,向着祖邦,踟蹰前行。一路上缺衣少食,饮冰餐雪,屡遭强大的沙俄、骠悍的异族围追堵截,战死、饿死、病死无数。17万人浩荡出发,历时8个月、行程上万里,到达新疆伊犁河畔时,只剩下衣衫褴褛、伤痕累累、泪眼巴巴的7万人。泪血铺就回家路,一枕长哭痛断肠。家园犹在,故土不弃,心便有归宿。这是乡愁在奔走。
“中”是天地之中,也是文化的中心。在《山海经》《禹贡》《竹书纪年》《穆天子传》《淮南子》的记述里,远古的昆仑山曾是“万山之祖”“天地之中”“天之中柱”“地之中央”,是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开辟的家园,是周穆王和西王母对歌对诗、赠丝赠玉的瑶池。在西出阳关、戈壁茫茫的丝路上,敦煌是文化的中心、文明的驿站,中华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在这里推杯换盏,各种宗教在这里共赴盛宴。这是文明在交融。
当今中国,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中华儿女心系之地。中国公路“零公里点”标志,坐落在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前的中轴线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代表4个方向、28颗星宿,64个方位。这里是辐辏中国的中心,中国干线公路起点从此有了象征性的标志,通都大邑、偏远村镇从此知道自己的位置,高速、国道上飞驰的汽车从此记住了自己的里程。丝路迢遥,千年同风;海外撤侨,万里归途。所有的指针,向着家的方向。这是祖国在心中。
秉万事之中
取意秉中。此“中”即是“公理”,是公平、公正、公道的总和。“秉中”,是处理万事万物的法则。
《尚书》曰,“允执厥中”,“中”是帝王之道;殷墟卜辞中,商王居“中商”而立,有高于四方之意,有中兴殷商之寓,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殷”即有居中之意;周文王告诫儿子周武王,《易经》的核心是“求中”;周成王向天祷告,“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身居中央之土,当为天下之民;《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居其所,众星参北斗,以之为中;《左传》曰,“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居中”“秉中”“求中”是为政的核心观念;儒家的“守中”也通墨家的“节用”,告诫福不可享尽、利不可占尽、话不可说尽、势不可用尽;时运否极泰来,人生苦尽甘来;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守中而致和。这是治世之要诀,也是人生之秘籍。
“秉中”讲求“公正”。晋朝《傅子》曰,“夫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才能有好的制度。《吕氏春秋》曰,“公则天下平”。天下为公,万物并育生发,天地并行不悖。民为邦本,中正才是本;为政以德,“中”即是正;自强不息,强在心中;厚德载物,道在德中;讲信修睦,“中”即是诚;亲仁善邻,内有仁而外有德,德不孤则必有邻。
“秉中”讲求“中和”。《中庸》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执两用中,守中致和”,才能行稳致远。《尚书》曰,“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以“中和之道”教育民众。《管子》曰,“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强调和合并举。遵中华之正统为“中”,守正即是“守中”;融各文化之优长以“和”,求和就是追求多元一体,寻找最大公约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是中华民族的和合观。
“秉中”讲求“融合”。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北魏洛阳城、金朝汴京城,以及作为金中都、元大都、清都城的北京城,承袭了汉民族《考工记》的“中和”理念。北京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清朝时乾隆皇帝以“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理念重修以祭。中国历史上共有460多位帝王,历代帝王庙选择188位圣贤帝王入庙供奉。这其中,既有三皇五帝,有汉民族帝王,也有鲜卑族的北魏皇帝、契丹族的辽皇帝、女真族的金皇帝、蒙古族的元皇帝、满族的清皇帝。君不分族,皆为正统;民不分家,皆为兄弟。从地域上合、从民族上合、从语言上合,有与无相生、难与易相成、长与短相形、高与下相倾、音与声相和、前与后相随,是“和”与“合”的过程。生物具有多样性,文化富于多元性,相和相生,同则不济。“秉中”还须“惟新”“日新”,旧邦新命,邦命方长;不守正道,无以创新;守不住“中”,也创不了新。求和方能求同,求同还须存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致中和”。
譬如节气,中国先民运用长期积累的认知,提出二十四节气。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表征季节变化,以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征气候变化,以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表征天气现象,以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表征物候现象,由此培育出农耕文明特点的节气文化。春种夏忙,秋收冬藏,是四时之和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长治之和谐。应时而至的节气,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与“和”。
譬如建筑,是关于线条和色彩的艺术。无论是横直、方圆、长短,还是高低、粗细、繁简;无论是梁、柱、脊、枋、檐、斗拱,还是基础、框架、廊道、城墙;无论是宫殿庙堂、亭台楼阁,还是街弄里坊、道路城壕、中心轴线,都是线条的交叉、穿透、聚散,是形体的组合、聚合、集合,是色彩的明示、搭配、呼应,装饰的是美,支撑的是力。美轮美奂的建筑,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与“和”。
譬如书法,中锋取质、侧锋取妍,亦中亦和。笔下中锋才有势如破竹,力透纸背才能入木三分,间架结构与布白章法都是风景。白纸黑字,写尽万千世界,书法是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讲求协调、和谐、平衡、匀称,讲究动与静、大与小、宽与窄、粗与细、庄与谐、收与放、疏与密、浓与淡的互倚相谐,锋芒与圆润兼有,浓墨与飞白并用,提按有节奏,运笔有旋律,既端正大方又灵动多变,既飞流直下又圭角不露。“中”是精神的骨架,“和”是艺术的翅膀。雄健葳蕤的书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与“和”。
譬如音乐,“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以和谐为“中”。《周礼》主张,要用音乐所表现的“中、和、祗、庸、孝、友”6种道德来教化人,用不同的音棰,敲击不同的心弦;《淮南子》认为,音乐能使君臣和睦、父子亲近;朱熹注《尚书》则曰,音乐能“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养其中和之德”。孔子拜师于苌弘、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感受舜帝的崇高风范;求教于师襄、听《文王操》,仰望周文王的伟岸形神。欣赏天籁,远离杂音。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要使不“怨”不“哀”,唯有“中和”。五音之中,“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刘歆曰,“宫者,中也,君也,为四音之纲”。孔子主张远离郑、卫两国的淫靡乱世之音,荀子主张“贵礼乐而贱邪音”,两者强调礼乐为“中”。健康美妙的音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与“和”。
譬如中医,调理经脉、气血、精神,是“治心”。中医学原理把人的五脏作为系统中心,把人的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器官组织作为系统,构成一个表里关联、上下沟通、标本相关、彼此作用的整体;用望、闻、问、切等诊法,分析病因、辨清性质、确定治疗方法,体现了联系性、整体性和辩证法。中医理论所蕴含的“精气学说”出自《黄帝内经》,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精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动力;“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提振人的“精”“气”“神”,这是对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其“阴阳学说”则来自《易经》。这种对立统一,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故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深化了古代哲学关于矛盾的观点;其“五行学说”源自西周末年的“五材说”,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原理,考察人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表等,这是对古代哲学关于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等观点的应用。中医的诊法指向“中”,疗效为了“和”;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是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实践和文化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与“和”。
“秉中”讲求“分寸”。这是取材的尺度,更是治世之道。《新语》云,“屈申不可以失法,动作不可以离度”,此“法”与“度”,便是“秉中”。“中庸”之“中”,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中庸”之“庸”,是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切合实际,易于施行。孔子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最高的道德境界;程颐认为,“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强调“中”是认识、改造世界的定理;《诗经》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京师大邑那恭敬和谦的模样翼翼然,是天下都邑效仿的榜样。“中”是法则、准则、标准,是规律、规范、规制,是对公利与私利、整体与个体、大局与局部的衡量和把握。周敦颐认为,“优柔平中,德之盛也。天下化中,治之至也”,主张非暴力、非极端;《淮南子》曰,用人像用材,“大小修短”“规矩方圆”“殊形异材”各有所用。君子当“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这“七可二有”,是为人处世的分寸尺度。“中庸”是“执两用中”,而不是“执一”“执端”,更不是平庸浅俗。“折衷”“调和”是对中庸的误读,“不讲原则”“不分是非”是对中庸的曲解。
“秉中”讲求“诚信”。“中”有内部、内心之意。《周易》曰,“有孚中行”,即要施信于人、持守中道。此“孚”,乃信用、信服、诚信之意。“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像圣人一样,“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天地讲诚信,“四时不悖”;日月讲诚信,“昏明在常”;君王讲诚信,“万国以安”;诸侯讲诚信,“境内以和”;君子讲诚信,“厥身以立”。“极高明而道中庸”,是最高境界。
奉大道之中
取意奉中。此“中”即是“大道”“公道”“道义”。“奉中”,是对“道”的遵从与敬奉。
“地中”“土中”“天地之中”,是“中国”的由来。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这是替天行道、主宰万物、协和万邦的至尊之位。居中央以治四方,柔远怀迩,万邦臣服。从夏朝到清朝,“中道”观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典籍载有“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尧帝传位于舜帝,告诫其“执中”“守中”;舜帝传位于禹帝,告诫其“允执厥中”;周文王留给周武王的遗嘱,名为《保训》,通篇贯穿一个“中”字。“中”一直是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理念。
纵观历史,奉“中道”者兴,弃“中道”者衰,逆“中道”者亡。是故,《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地之道,帝王之治,圣贤之学,皆不外乎中”。中国古典哲学的至高范畴是“道”,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道”字出现70多次。“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突破了商周时期天命神学的桎梏,从哲学层面揭示了存在的真谛;“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指明了道之高境、善之本性;“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标注了修身治身、成就天下的品格。“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在这里,“中”是“空虚、无为”。为民则不唯争、不妄为,为官则不使民争、民盗、民乱、民怨。世之美丑、有无、贵贱、难易、阴阳、先后、长短、大小、高下、生死、胜败、亲疏、刚柔、强弱、福祸、荣辱、善恶,相形相倾、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皆有“道”在其中。
中华文化指向广阔、内涵丰富且特征明显。“讲仁爱”讲的是公平,“重民本”重的是根本,“守诚信”守的是道义,“崇正义”崇的是公正,“尚和合”尚的是中和,“求大同”求的是和谐。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孟子的仁政与王道、民贵君轻、重义轻利;董仲舒的“大一统”“天人感应”“以德治国”;张载“横渠四句”的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之绝学、万世之太平;朱熹的“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陆九渊的“心即理”,王阳明的“致良知”,都是道中之“道”。中国古代思想家、理论家、哲学家在“道”上探寻前行之路、找寻思想之宝。
对公道的倡导、对公众的尊重、对公利的维护、对公序的遵循,是“道”的追求、“德”的要求。大道至善,善不论大小,中正维纲,衡仪左右。《礼记》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本质存于“中”,道是天性发于“中”,教是自修守于“中”。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德为要,修身为本,修身的关键在“守中”,“守中”是“行道”的前提。
万物皆有“道”。建筑是载人之物,更是载“道”之体。作为礼乐、礼仪、礼制的重要标志,中轴线是礼乐文明的显示。北京中轴线规模气势恢宏、空间序列分明、景观秩序井然,是凝固的旋律、和谐的曲调,彰显了中国式的美学精神和“中”的理念。
建中立极,天下归心。几百年来,北京中轴线亲历了许多政治景象、文化现象、文明气象,见证了许多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历史性事件,见证了中国社会从封建王朝逐渐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历史性变革,见证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是世界历史的轴线、人类文化的坐标之一。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发展,昭示了国之大道、人间正道。
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在北京中轴线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从尧舜禹、夏商周走来,沿着这条文明线,我们能读到中华民族灿烂悠长的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体悟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它从智慧中走来,沿着这条文明线,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萌芽和成长,感受到中华先民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体悟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它从融合中走来,沿着这条文明线,我们能看到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各民族兄弟走到一起的过程,看到古老的中国,一统是目标、统一是信念,体悟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它从多元中走来,沿着这条文明线,我们能回望各种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回望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胸怀,体悟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它从和合中走来,沿着这条文明线,我们能感受到和谐的力量、合作的力量,欣赏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景象,认识到中国对世界文明、人类发展的贡献,体悟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百川东到海,万径总归中。大路朝天,大道在心,人人心里有“中”字,中国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