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大运河上的长安闸何以润泽千年?

发布时间:2024-12-30 08:46:10 来源: sp20241230

  “斗门贮净练,悬板淙惊雷。黄沙古岸转,白屋飞檐开。是间袤丈许,舳舻蔽川来。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蒿尾乱若雨,樯竿束如堆。”

  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在大运河水道上,一艘从苏州赶往临安(今杭州)的客船途经海宁长安,乘客便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当他看到千舟竞渡长安闸的景象时深受震撼,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长安闸》。

  在全长3200公里的大运河上,星罗密布着众多船闸和水坝,古人巧妙地突破自然设下的重重障碍,让船只实现“翻山越岭”,通行无阻,其中最为出名的船闸之一当数范成大笔下的长安闸。

  作为大运河上唯一以实物形态留存至今的“复闸”,长安闸不仅是运河重要的水利工程遗产,更是古代中国水利水运技术领先世界的标志性工程。

  千百年来,长安闸不仅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立下了“汗马功劳”,更直接造就了繁华千年的运河名镇——海宁市长安镇。

  我们不禁要思考的是,今天,长安闸为何仍能熠熠生辉、泽被后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安闸石碑

  

  1.长安闸从何而

  千百年来,钱塘江日夜奔腾不息,在为海宁带来了“壮观天下无”钱江潮的同时,也曾为当地百姓带来过苦难。历史上,海宁人民为保家园筑海塘、抗潮溢、修水利的努力从未间断。

  而由于钱塘江的涨沙冲刷,海宁靠钱塘江一侧地势增高,从而使大运河海宁段分出上河(上塘河)和下河(崇长港)两个水系,上河流域地面高程5-8米,下河流域地面高程4-5米,两者水位高差达1.5-2米。

  其险峻复杂程度比其他河段尤为明显。细数“长安闸”绵延数百年的建设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早在春秋末期,为改善运输条件、运送兵丁粮草,吴越两国在当时的海宁境内开凿了两条运河:一名百尺渎(又名百尺浦),为吴国所开,南通钱塘江,北接今上塘河;一名越水道(今崇长港),为越王勾践所开,这两条人工河道就是江南运河的起源。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联系与控制,开凿一条名为“陵水道”的运河。这条陵水道从由拳(今嘉兴市)到钱塘(今杭州市)并沟通钱塘江,海宁是其经过的主要地区,并在长安境联通百尺渎、越水道。隋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江南运河正式形成。

  而为了打通因钱塘江涨沙冲刷导致的上下河落差,唐贞观年间在长安境内设桑亭驿,并筑长安堰,采用人力畜力翻堰的方式,实现过往船只“翻山越岭”,打通了大运河南下北上的关键节点。

  北宋时期,长安堰由堰改坝、改闸,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建成三闸两澳,是运河上具有开创性的澳闸水运系统。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完善了将“累木”易以“石埭”的两次较大工程,将闸门分上、中、下三道闸门,自此“长安一坝两澳三闸”水运体系正式成形,成为当时漕船运输、官员迎送、公文传递的“咽喉要道”,终日舟楫相连,绵延不绝。

  自隋朝江南运河形成以来,大运河(海宁段)作为运河主线,航运功能一直延续至近现代,经过长安闸运送的米、盐、瓷器等各类物资,惠泽沿岸千万百姓。

长安镇运河实景

  

  2.小船闸藏大智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