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0:53:56 来源: sp20241230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持续健全服务科技创新的相关机制,尤其是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方面成效显著。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14日,年内共有24家专精特新企业首发上市,占全部IPO数量的51%,合计募集资金达132.57亿元。
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在板块选择上,上述24家企业中,除4家企业选择登陆主板外,还有3家企业选择科创板、12家企业选择创业板、5家企业选择北交所。
“当前,我国已形成涵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专精特新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上市板块。”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内首发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占全部IPO数量的比例较高,意味着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高技术含量和较好市场前景的企业,已经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融资环境,使得更多优质企业能够进入资本市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方面继续发力,吸引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其中提出,“依法依规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统筹发挥各板块功能定位。出台主板板块定位规则,突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大盘蓝筹’特色。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在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的同时,优化科创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更大力度地支持科技企业的并购重组。
刘祥东认为,当前资本市场赋能专精特新迎来“关键期”,不仅体现在数量占比上,更体现在政策、板块选择等多方位的综合支持上,这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不断优化上市政策和服务机制,未来资本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鼓励专业机构参与早期培育和投资
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新质生产力,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上述年内登陆资本市场的24家专精特新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超九成,包括电子、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公司。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专精特新企业通常在某一细分领域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优势,而制造业正是这些优势得以发挥的重要领域。资本市场通过支持这些领域的企业上市,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年内多家专精特新企业IPO上市,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以及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精准服务。”章俊说。
刘祥东表示,专精特新企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占比较大,这些行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和市场需求。
谈及如何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田利辉建议,首先,进一步完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政策体系,加强各部门协同配合,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其次,降低企业上市成本,提高审核效率,使企业能够更快地进入资本市场。最后,完善和强化专精特新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向投资者全方位展示企业的业务模式、发展前景、风险因素等信息,以增加投资者信任度。
“建议出台更多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融资效率。同时,拓展融资渠道,除传统的IPO融资方式外,还可以考虑债券发行、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等融资渠道。”刘祥东说。
“应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与北交所市场的高质量扩容结合在一起。”渤海证券创新投资总部副总经理张可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尽快出台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级管理办法,加大机构资金进入北交所的速度和力度。
章俊也建议,鼓励和支持专业投资机构参与专精特新企业的早期投资和培育,为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资本支持和增值服务,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