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22:00:55 来源: sp20241114
戏曲的魅力正在感染年轻人,年轻从业者也在努力“焕新”古老戏曲文化。
——————————
“上戏416女团”又在舞台上合体演出了,演绎她们的成名曲《探窗》。
两年前,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生杨淅、边靖婷、朱鹮、程校晨、朱佳音,凭借京剧戏腔歌曲在网络走红,相关短视频累计获赞量破2000万。以宿舍号为名,五人组成“上戏416女团”,继续传播传统文化。
毕业两年后,这个宿舍无一人转行。很多00后粉丝也因为这个特别的“女团”爱上京剧。
90后王宁是北京京剧院的言派老生传人,两三年前在线下演出中断的时候,和剧团同事“把直播间当成练功房”,对戏、练唱,结果意外打开传承言派的新方式。如今,他除了线上和豫剧昆曲等同行连麦PK、进行京剧表演,每周还会上直播课,连麦想学习的粉丝,一字一句教学京剧唱段,现在有100多位粉丝学会了唱《定军山》。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B站UP主“祖瑜兄”曹祖瑜,师从梅派传人王志怡。她一直致力于京剧艺术在当代年轻人中的推广和普及,将京剧与当下流行元素结合进行创新,因用戏腔演绎流行歌曲走红网络。
2023年,戏曲变成了“流行曲”,戏腔出圈,网友成了票友。
戏腔歌曲出圈,直播间里唱戏
曹祖瑜很早就察觉到了戏曲的破圈。
她在视频平台上传的第一首歌曲,是用戏腔演唱《红尘客栈》。“一个京剧生用平时所学的专业去演绎流行歌曲并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曹祖瑜说。
曹祖瑜最近cos芙宁娜,用中文戏腔演绎了法语歌曲《轻涟》,网友惊叹原来戏腔也能演绎这样一首偏歌曲曲风的法文歌。
除了演唱,曹祖瑜自己也出过一些歌,比如将民谣和戏腔结合起来的《原谅歌》、国风电子的《二十四桥》、“戏腔+Rap+R&B”风格的《梅》。
在曹祖瑜看来,戏曲文化、戏腔歌曲出圈,是因为大家的包容性变强,以及中国年轻一代人的文化自信日渐增强,“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多了解多尝试非遗文化,并且带到世界各地”。
据介绍,“上戏416女团”的抖音粉丝中,超过一半是30岁以下的人群,小于23岁的接近25%——在以往大众的印象中,这是戏曲艺术很难覆盖的群体。
你在直播间会看到“上戏416女团”这几个女孩耐心地讲解荀派花旦、筱派花旦、程派青衣各自的门道。她们一遍遍答疑解惑,比如“老生”是男性角色,“老旦”是中老年女性角色,“即使才22岁,也可以演一位老人”。
刘书含已经学习戏曲12年。她在本科期间学的是京剧表演专业,主攻花衫行当。花衫行当是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行当。
读研期间刘书含有机会学习昆曲《牡丹亭》,扮演杜丽娘这一角色。“杜丽娘是非常典型的闺门旦,这类角色大多性格内向、腼腆,扮演的是未出嫁的闺阁少女。”
因为好奇,刘书含开始在抖音发布平时在练功房跟同学练功、唱戏的视频。刚开始,她有些紧张和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现直播平台的魅力。
从粉丝基数很少,到后来收获大量粉丝,一条视频的浏览量能达到1100万,点赞也上到了56万,刘书含更有信心更新视频,打开直播与粉丝互动。“我现在几乎每天都播,白天有演出,晚上也会抽出时间去和粉丝互动。直播内容主要是唱戏和演唱戏腔歌曲。”
戏曲不再只是一部作品,而成为维系关系的媒介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郑传寅认为,戏曲直播为我们想解决但长期没有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启迪:一个是戏曲如何吸引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另一个是戏曲如何提高票房?这是关乎戏曲前途命运的两个大问题。
郑传寅表示,戏曲直播“把评论权交给了观众”,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戏曲直播不是埋怨观众,而是去了解和理解观众,按照观众的需要来进行创作和表演”。
在录音棚里专注演唱,是曹祖瑜的B站账号“祖瑜兄”页面视频日常呈现的状态。
之前也有人好奇地问:“录视频不是很简单吗?架一个手机唱一遍就录好了。”曹祖瑜说,其实录制过程还是比较繁琐的,她会先去录音棚录音,音频制作好之后录视频,然后再把音频和视频结合在一起,进行后期剪辑。为了保证更好的音质,她尽量去棚里录制每一首歌,不断调整打磨。
王宁和粉丝连麦进行京剧教学,此前教过《定军山》《让徐州》《二进宫》等十几个难度由浅到深的唱段。“粉丝对于学习京剧的热情也出乎我的意料,一些粉丝带着孩子听我的直播课,孩子也会积极连麦学习”。
“我在直播过程中每表演一段,都会有观众评论说‘我欠京剧一张戏票’‘听了你的戏我想走进戏院去看一场戏了’,我没想到真的有观众从直播间走到剧院看一场京剧演出。”王宁有次在吉祥大剧院演出《打渔杀家》,得知现场有七八十位都是他的直播间粉丝,有人是第一次进剧场听京剧。
“作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人,我一直有种危机感,总怕这么好的艺术哪天就消失了。”但通过直播等新渠道,他看到自己不是孤独地输出。“大家一起学唱,共同走进剧场看戏是最好的互动。”
在直播的过程中,刘书含也经常收到网友的提问,比如:“戏腔歌曲和传统戏曲有什么样的不同?”
刘书含会解释,戏腔歌曲是融合了戏曲元素和流行音乐元素的一种歌曲类型,主要以演唱为主;而传统戏曲是结合了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一门综合类的艺术,在舞台表演中不单单只有唱段,还有鲜明的人物、完整的故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认为,戏曲本身不再只是一部作品,而是维系关系的媒介。
“相比现实空间,戏曲在虚拟空间中获得了更多的文化再生产,文化表达的机会创造了戏曲专业规范之外的粉丝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彼此相互交流,建立情感连接和对戏迷身份的认同感和某种归属感。”单波说。
“焕新”戏曲文化,传承需要更多人努力
戏曲的魅力正在感染年轻人,年轻从业者也在努力“焕新”古老戏曲文化。
刘书含提到,在她直播的版块当中,有与其他主播进行PK互动的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加直播间的互动和活跃气氛。
“与我PK过的戏曲主播,来自各个剧种和行当,有昆曲、越剧、川剧、豫剧、黄梅戏等。他们的精彩表演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一些主播为了更好地呈现表演,画好了戏妆,扮好了头面,服化道非常精良用心,以最佳状态为粉丝观众们表演。”刘书含说。
王宁也尝试过和其他戏曲演员进行连线PK,一般选择《定军山》《沙家浜》等大家熟悉的京剧唱段,希望让那些不了解的网友对京剧有一个初步认识。一次活动的直播间,京剧的生、旦、净、丑4位表演者轮流不间断演唱各自行当的唱段,引发大量观众来直播间围观、喝彩,大家直呼“过瘾”“听不够”。
曹祖瑜曾在参加一档戏曲类电视节目时,为了完成一场戏服大秀的创演,前往苏州拜访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荣森,探访历史渊源深厚的苏州剧装戏具厂。
曹祖瑜说,当时去苏州剧装戏具厂,看到那些绣娘年纪最小的都有50岁。“这就意味着这一门文化正在面临着断层的阶段,很多非遗文化的传承都面临这个问题。我希望更多人重视起来,能为非遗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曹祖瑜看来,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对戏曲感兴趣,但是传承依然需要更多人投入。“学戏曲太苦了,如果学的人越来越少,传承就是一个大问题。”
曹祖瑜认为,传播戏曲文化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歌曲,日常生活很多方面都可以融合戏曲,比如穿搭、妆容等。“戏曲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服化道都非常有讲究。我盼望能和网友多讨论,有更多方法传播戏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