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8:53:13 来源: sp2024112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它既为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更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在落实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过程中,用好统编语文教材至关重要。
我们要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统编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领会这些作品,批文以入情,析文而知理,解文而明志,以文化人。
各类文学、文化作品是语文教材的中心,但语文教材并不是简单的作品汇编。同样一篇文章,教材设定的重点、引导的方向,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我不断深化对教材的理解,调整自己的教学,去深化学生的文化理解、树立文化自信。
例如,过去我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往往注重其作为优秀说明文的一面,把注意力集中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上。而统编教材则在旁批和阅读提示中充分开掘了这篇经典课文的思想意义和情感价值,为说明文的学习融入了丰富的主题教育元素和跨学科因素,为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提供了充分的依托。
又如,在教文言文时,虽然过去我也尽量避免将文言文教学窄化为文言教学,并且力避机械、烦琐的知识灌输,但是,却并没有找到很好的途径让学生领会这些经过历史淬炼的作品中的文化意义。统编语文教材利用助学系统,系统而深入地概括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优秀价值观,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忠爱国家、不慕利荣(《木兰诗》),刚直不阿、不媚权贵(《周亚夫军细柳》),天下为公、视人犹己(《〈礼记〉二则》),先忧后乐、胸怀天下(《岳阳楼记》),与民同乐、忘怀得失(《醉翁亭记》),等等。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文化价值理念,如“诚信”“大同”“本心”“和谐”等,统编语文教材或列为专门的学习活动,或适当揭示其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为教师培养更有中国气质和中国风度的新时代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明确的指向。
统编语文教材既有鲜明的革命文化导向,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色,也有着突出的当代文化气息,将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所往融为一体。教材既关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走向,低碳环保的国家政策,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关注学生生活的点滴变化。在教学中,这些内容可以用专题化的学习任务方式呈现,以便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这个伟大的时代,把体验新时代的文化与落实新的课程理念结合起来。
用好统编语文教材,培养“大写的中国人”,是我的志愿,也是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使命。
(作者:陈京,系北京市第八中学教师)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