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5:26:27 来源: sp20241117
中新网 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9日从北京市统计局获悉,“疏解整治促提升”(下称“疏整促”)工作开展以来,北京中心城区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不符合首都功能战略定位的功能退出,清理、外迁和升级了一批区域性专业市场、区域性物流中心、一般制造业企业。以腾退空间再利用、低效楼宇升级、老旧厂房改造为切入点,中心城区将“疏整促”与城市更新有机衔接,推动产业升级。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该局将陆续推出《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根据当天发布的第二篇报告,十年来,北京中心城区坚持疏解整治提升一体化谋划与实施,促进首都减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2023年达到3.2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1.1倍(按现价计算,下同),各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较2013年增长九成以上,东城、西城、朝阳和丰台4个区收入实现翻番。
累计腾退土地六千余公顷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疏整促”工作开展以来,北京中心城区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不符合首都功能战略定位的功能退出,清理、外迁和升级了一批区域性专业市场、区域性物流中心、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拆除违法建设超八千万平方米,腾退土地六千余公顷,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功能优化腾退出大量空间;系统清理违法群租房、地下空间、开墙打洞、临时建筑、施工围挡、桥下空间等,多类久治不愈的“沉疴旧疾”进入动态清零阶段;系统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单位,引导占道经营向固定场所经营、合法合规经营转变,一批环境脏乱、安全隐患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22年末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094.5万人,较2015年高点减少202.9万人。
图为2013-2023年北京中心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情况(单位:亿元)。北京市统计局供图深化与津冀区域产业对接协作
2019年1月,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原坐落在中心城区的市级部门、单位陆续完成搬迁,第一批搬迁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建成,第二批市级机关完成搬迁。
北京各区以疏解工作为抓手,助力北京新“两翼”发展,深化与津冀区域产业对接协作。朝阳区积极引导CBD等区域高端要素在通州集聚,截至2023年10月,共1739家企业迁往通州区,其中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及文化娱乐类企业占比超七成。“疏整促”工作开展以来,丰台区累计疏解一般性制造业企业360家、区域性批发市场216家,成立北京丰台-沧州服务中心,与天津、河北“四地一市”政府对接,搭建疏解承接平台,助力商户二次创业。
北京石景山区累计疏解一般性制造业企业34家、商品交易市场74家,其中,首钢机电、京能热电等多家企业搬迁至河北。海淀区在“十三五”期间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55家、有形市场51家,2020年6月成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关村智造大街与通州区政府共同打造通州硬科技产业示范基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运营,与天津市武清区建设运营“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
将“疏整促”与城市更新有机衔接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作为曾经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纺织品批发集散地,大红门、动物园等区域近60家批发市场4万余商户陆续迁移至河北、天津等地,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金科新区”)以及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在腾退区域陆续建成。旧商圈升级为潮流活力新地标。原朝外昆泰商场升级改造为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引进40余家北京首店,原隆福大厦打造文创融合新空间,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类业态规划占比两成。旧厂房华丽转身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
图为2013-2023年北京中心城区重点行业增加值情况(单位:亿元)。北京市统计局供图同时,永丰产业基地、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高精尖”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另一些变身为黑庄户音乐产业园、E9区创新工场、郎园Vintage等新型文化消费网红打卡地。腾退土地绿意铺展,绿网荒地变花海美景。通过持续实施“留白增绿”、揭网见绿,利用腾退土地,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以及常乐坊、嘉囿、久敬庄、塔院等城市公园、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等陆续建设,累计专项绿化总面积超1300公顷。
以腾退空间再利用、低效楼宇升级、老旧厂房改造为切入点,北京中心城区将“疏整促”与城市更新有机衔接,推动产业升级。2023年,中心城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0.03∶10.12∶89.85变化为0.01∶6.56∶93.42;重点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规模较2013年分别增长3.3倍和1.7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5.6%和10.5%,均高于全市,合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3年的不足三成提高至近五成,批发和零售业、工业比重合计下降近一成。(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