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5:27:22 来源: sp20250101
今年高考后,“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的考生“虚构”出了一所“山河大学”,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开玩笑地说,打造一所四省交界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山河四省”343万名考生招生。
面对网友们的表达,教育部回应,“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
这些“网络热梗”里藏着“真正的诉求”——解决教育资源地域分配不均和学历歧视导致的就业难问题。
对于这些考生来说,一张重点大学的文凭意味着好工作的入场券,尤其是在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张入场券的重要性正在被放大。
从年中对“山河大学”的呼声,到近期关于“第一学历”歧视的探讨,似乎都指向了一个关键——大学分层。
在我国,“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都表现为高校的分层定位。这种高校分层模式使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型院校的办学质量、学术声誉以及所拥有的资源等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导致这些院校所颁发的文凭证书具有不同的含金量。
当企业难以在面试中直接了解求职者的能力时,会倾向于用学历来快速且低成本地筛选出求职者。一名企业HR(人事)向记者表示,通过高考进入顶尖大学是最难的。但是考研时,一部分本科生选择出国,还有一部分选择直接就业,竞争难度下降了不少。且近年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部分企业仍然会重点参考第一学历的含金量。
教育具有某种累积性的特征,进入一所好大学,才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而这些资源也许才是用人单位看重“第一学历”的原因。
本科就读于一所“二本”院校的林奇(化名)回忆,有一次,他想要借实验室的电脑渲染一段视频,老师告诉他:“学校的电脑可能还没你自己的好用,去网吧弄吧。”当林奇将这件事当作段子吐槽给一位就读于“双一流”高校的朋友时,对方回复他,“我们实验室有品牌电脑,你下次带过来弄。”
林奇奋力地读书考研,也并非完全是为了先进的实验设备、高薪的就业去向,或者是写在简历里响亮的名校头衔。在林奇就读的那所“二本”院校里,弥漫着一种“读书无用论”,室友们有空就会去兼职,不然就是在宿舍里打游戏。从某种程度上,大家不再相信“读书改变命运”,而为考研奋斗看上去也“格格不入”,“但是在重点大学里你努力奋斗是正常的”。
林奇曾经去同城的“985”高校“蹭讲座”,一结束就有很多同学围到教授身边,已经过了午饭的点,大家都还没走,还在认真地讨论一个“形而上的文学问题”。
而在自己的大学,老师们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没有人会上前去问问题,当然,也可能是“大家根本没有听课”。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伟表示,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让在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人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潜力,看上去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但是,“教育不是一种对考试中赢者的奖励,更多的作用在于‘发展与投资’,学历也不应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出身’。”李伟说。在这背后,似乎不仅仅是教育公平问题,而是我们整个社会能否认同和接纳青年的发展和选择,给予他们充足的试错空间,让他们在每一条可能的路上都走出精彩。
回应“双非学子”的教育诉求是一个开始。据了解,近些年,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正在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高校研究院落地郑州,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也已招收数百名研究生……
目前这些举措或许还无法填平教育资源的区域鸿沟,但已是一种拉平差距的尝试。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雪儿 记者 黄冲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