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09:23:18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上海10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通过植入脑起搏器实现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性疾病,这不是科幻。
今年才4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已被帕金森病折磨数年。记者17日获悉,在接受了国产新型脑起搏器(3.0T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后,陈先生说:“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一键重启’了。”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该院神经外科专家周洪语介绍,罹患早发型帕金森病的陈先生行动迟缓、肢体僵硬、不断震颤。脑起搏器疗法,是将电极植入到大脑深部神经核团,通过电刺激调节神经环路的异常电活动,缓解运动障碍症状,使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据悉,此次陈先生植入的国产新型脑起搏器更“智能”。除了术后调机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患者在家就可以完成外,这种国产新型脑起搏器实现了变频技术,可使帕金森患者的中线症状得到很大改善,高场强磁共振兼容,解决了以往植入脑起搏器患者无法进行3.0T磁共振检查的临床难题。
周洪语介绍,传统脑起搏器使用期限为20年,并容易受到磁场的干扰而发生风险,故而被禁止在开机状态下接受高场强3.0T磁共振扫描。过去,植入脑起搏器的患者仅可接受局限的1.5T磁共振扫描,同时必须关掉脑起搏器。
这位专家指出,陈先生还年轻,未来或许要接受磁共振检查,尤其是3.0T磁共振检查,长达30年预期使用期限的国产新型脑起搏器更适合他。
据了解,如今,神经调控技术还在升级,从开环向闭环进展,智能可感知设备在对患者大脑实施电刺激治疗的同时,可以实时感知脑内与疾病症状相关的特定脑电信号、心电信号、感知患者体位信息等;同时,通过智能算法分析,还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治疗。
周洪语表示,神经调控治疗的适应证覆盖多个领域,除帕金森病以外,脑起搏器设备还可用于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耐药性癫痫、顽固性疼痛、难治性抑郁症等疾病治疗。当患者出现药物疗效显著减退;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震颤等状况,可尝试接受神经调控治疗。(完) 【编辑:黄钰涵】